第69章 资源差异下的奋进(2/3)
和不懈的努力,掌握了扎实的战斗技能,团队配合也愈发默契。在又一次的模拟战斗考核中,战士们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沉着应对,灵活运用所学战术,成功完成任务。
然而,在看似一片向好的局面下,一些短板正悄然浮现。
不用ar眼镜训练,首先面临的就是战场感知模拟的严重不足。在实战中,ar眼镜能实时提供战场地图、敌人分布等关键信息,可现在的训练只能靠预设场景和有限的人工提示。比如在野外丛林训练时,战士们无法像借助ar眼镜那样,提前知晓潜伏在暗处的“敌人”位置,只能凭借运气和有限的观察去发现,这导致在真实作战时,可能因为无法及时掌握敌人动态而陷入被动。
而且,缺乏ar眼镜的辅助,训练中的数据评估几乎为零。有ar眼镜时,能精准记录战士的反应时间、行动轨迹、攻击力度等数据,方便针对性地改进训练方案。但现在,只能靠观察和经验判断,像战士小李在射击训练中,虽然命中次数不少,但每次射击的间隔时间、瞄准的精准度变化等细节无法准确得知,使得训练调整缺乏科学依据。
训练内容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当前的训练主要围绕常见的战斗场景,如废弃工厂、狭窄街道和野外丛林等,对一些特殊场景和复杂情况的应对训练不足。例如,当面对大规模的生化污染区域时,战士们缺乏相应的防护和作战知识,也没有演练过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执行任务。在末世中,生化威胁随时可能出现,一旦遇到,现有的训练无法为战士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他们很可能陷入危险境地。
实战衔接不足也是一大隐患。虽然训练中设置了模拟战斗,但与真实的战场环境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真实战场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远超模拟训练,比如在战斗中,敌人的攻击方式可能更加多变,物资补给也可能随时中断。而训练中,战士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脚本进行,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一旦真正踏上战场,面对超出预期的情况,战士们可能会出现慌乱,无法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训练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的训练方法较为传统,主要以老兵示范、新兵模仿练习为主,缺乏创新和个性化。每个战士的身体素质、反应速度和战斗风格都有所不同,采用统一的训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