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谁都混得上一篇nature(2/3)
不是苏荃有问题,而是你们的水平太差,无法理解苏荃的研究成果,那是你们太菜了!
随后,胡建又补了一句。
“如果各位觉得我们的判断有什么问题,请用超过我们课题组的成果来质疑我们,谢谢!”
又是一句通杀!
现在胡建的课题组是什么档次?
研究生随随便便出一篇成果,发个sci闭着眼睛投稿都可以
你觉得胡建不行?麻烦你先发一篇nature再说话。
甚至据说他最近已经准备向nature发第二篇投稿了,这杂志的含金量,只要是搞研究的人都知道,有些人极尽毕生所学都别想在这儿刊登一篇。
要知道,在国内,一篇nature几乎可以在任何学校混个副教授或者特聘教授,甚至在某些领域里,能直接上院士的候选名单里。
他们就算是想要质疑胡建,也得先有这个实力啊!
有本事你们发一个相同档次的论文啊?要是没这个能力,那就请把嘴闭上!
在这种强力护犊子下,对于苏荃的质疑很快也就消失了,反倒是渝大的高分子系成为了学者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你们好像放跑了一位大牛啊,能让胡建教授为他说话的人,他的含金量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菜就多练,笨就多学,一天天质疑别人学术造假,和他妈以前烧死哥白尼的教皇有什么区别?”
“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人的存在,国家的科研才会受到阻碍,一个个一天天的不想着好好搞科研,搞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辣鸡!”
得知消息的渝大高分子系也赶紧给出了紧急公关,解释说是对于材料的审核出现了一些纰漏,以后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审核机制等等,也算是多多少少给自己保留了一些面子。
经过了几天的磨合,苏荃很快就融入到了实验室当中,虽然他什么头衔都还没有,但是在量子涨落和材料相关的领域,他确实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就连几位院士都对他赞誉有加。
一个月后,实验进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次由于是苏荃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胡建按照惯例挂了通讯作者,苏荃挂了第一作者,直接给nature发去了第二篇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