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密室议事(二)(1/5)
\"这个监察系统,\"李修然从书架上取下一个蓝色封皮的册子,\"我称之为"四重天网"。\"
他在桌上铺开一张特制的图纸,上面画着四个同心圆,每个圆上都标注着不同的职能部门和权责关系。
\"第一重:明察。\"他指着最外圈,\"由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组成,这是明面上的监察力量。\"
\"第二重:暗访。\"手指移向第二圈,\"设立"巡察使",由退休清官或资深幕僚担任,秘密考察各地官员。他们不持官职,只挂虚衔,以普通商人或文人身份游历各地。\"
卡洛琳娜若有所思:\"这让我想起威尼斯的密探制度。\"
\"没错,\"李修然点头,\"我确实借鉴了一些欧洲的经验。但最关键的是第三重:互查。\"
他指着第三圈的设计:\"将每个省分成几个区,每区设立一个专门的监察组,负责监督相邻区域的官员。这些监察组之间互不隶属,而是直接向朝廷负责。\"
\"妙啊!\"孙承宗赞叹,\"这样就能打破地方官员之间的同盟。\"
\"但最关键的是第四重:民查。\"李修然指着最内圈,神色严肃,\"我们要建立一个允许百姓直接检举官员的制度。\"
\"这\"孙承宗有些担忧,\"会不会引起混乱?\"
\"所以要有严格的规范。\"李修然取出另一份文书,\"首先,检举必须有确凿证据,不能仅凭道听途说。其次,对诬告者要严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核查机构。\"
他详细解释了这个核查机构的设置:\"由退休清官、当地士绅和朝廷命官共同组成。检举的案件必须经过三重审核:事实核查、证据确认和公开听证。\"
\"这个设计很周密。\"卡洛琳娜评价道,\"但关键是如何保护检举人?\"
\"我们会建立一个秘密保护系统。\"李修然说,\"检举人的身份信息由特殊机构保管,采用编号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保护基金,必要时可以帮助检举人改换门庭,甚至移居他乡。\"
\"资金从哪里来?\"孙承宗问。
\"这就要说到税收改革了。\"李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