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夜话(4/5)
无险可守。夺取它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兄长对此有何看法?”
张固闻言,抚掌大笑。鲁肃的计策虽然与历史上的榻上策有所出入,但核心思想却是一致的。然而,张固却摇了摇头,笑道:“子敬的计策虽然巧妙,但实施起来却是极为艰难的。若按你的计划,割据一方,乃至称帝,或许可行。但要想一统天下,却是难上加难。”
鲁肃闻言,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兄长为何如此断言?我的计划有何不妥之处?还望兄长指点迷津。”
张固解释道:“子敬啊,你只看到了江南之地的地利优势,却忽略了北伐的艰难。诚然,长江之险如同天堑,南人善水,拥有强大的水军即可攻可守。但北伐之路,却并非只有水路。徐州虽然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但它是连接江南与北方的关键所在。不取徐州,就等于切断了我们与北方的联系。”
“而守江必守淮,这是兵家常识。江东、荆州的长江流速较缓,有许多地方可以直接横渡。一旦北方敌军直扑长江,我们处处都要防守,处处都要救援。而徐州作为淮南之地的前冲,一旦掌握在手中,江南便稳如泰山;一旦丢失,江南的根基便动摇不定。”
张固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淮南之地河网纵横,大军进攻时后勤粮草运输困难,这反而给了我们很大的战略空间。而且,徐州和九江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足以养活百万之众。这两处才是守江的根本所在。扬州治所寿春,更是扬州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此外,徐州还可以联系北方。如今北方大乱,流民遍地。若是我们占据徐州,便可以大量吸纳人口。人口才是一方势力的根基所在。我打算一方面吸纳北方人口,一方面攻略山越之民,将他们迁出山林,充实我们的人口。”
鲁肃闻言,不禁长叹一声:“我未曾想到,我思考了这么久的计划竟然漏洞百出。兄长大才,肃自愧不如。”
张固摆了摆手,说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徐州陶谦已经年迈体衰,陶谦一死,徐州必定大乱。我们只需在糜家埋下一颗钉子,徐州便唾手可得。至于陈家嘛,与我虽有仇怨,不过不用太在意。”
张固又提起了陈登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陈登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他却是广陵望族陈氏子弟,其父陈珪更是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