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准备开战(2/3)
可辽国不承认归不承认,却不会因此发兵讨伐西夏,除非李元昊率先攻打辽国。
李元昊自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所以赵祯面对西北各地的奏报,一时也是犹豫不决。
“诸位爱卿,西北边境七八个州城都遭到了李元昊的袭扰,你们说他们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
枢密院的部分大臣王敲、陈执中、张观等人主张与西夏进行和谈,他们认为李元昊此举就是为了迫使宋朝承认他们的国家,并非想真的与大宋开战。
而晏殊、宋缓、吕夷简等主战派却认为,西夏此举与保安军林军所言一样,就是为了试探宋军各地的部署情况,从而选择一个较弱的地方进行进攻。
赵祯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又重新的翻看了一遍所有的奏折。
他发现武将大多数都与林军的想法一样,而各地的文官却与主和派的言辞一致。
特别是延州的主官范雍,此人治理地方是一把好手,可唯独不懂得打仗。
他一直都反对以武力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收编了数万意图归顺大宋的党项人之后,更加觉得远人不服应以德感之,使其来之。
再加上延州的屏障金明寨有十万军队之众,李元昊不可能攻打此地。
“曹喜,你作为殿前都指挥使,你觉得西夏此举意欲何为啊?”
见赵祯点自己的名,曹喜连忙站出来,表述了自己的意见。
“圣上,诸位同僚,以我对李元昊的了解,他既有威胁恐吓之意,也有进攻之意,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行动,也是再看我们的态度。”
“众所周知,我们与西夏互有摩擦十数年,每次都是先打一打,然后再议和,这次西夏估计也是这个套路。要我说,既然早晚都是有一战的,不如就趁此机会与他开战。”
“不然,一旁的辽国该看我们的笑话了;我们大宋若是连一个区区两百万人口的西夏国都不敢应战,那辽国日后也可以随便再找个理由与我大宋撕毁盟约。”
作为将门之后,不得不说曹喜的这番言论和分析是到位的。
赵祯赞许的拍了拍手,继续询问起李元昊的主攻方向。
“回陛下,西北边境有三个地方,并州、延州、朔州。延州刚才大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