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出征(3/6)
便也不急着出风头立功,反而跟那些将领们同吃同住,一副谦逊的模样听他们教诲。
更是跟主将傅尔丹虚心求教,学到了不少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得到的经验,获益匪浅。
他的相貌俊朗,平易近人,每一次的出征和训练,他都身先士卒,从不掉队,很快便赢得了军中上下的好感。
那些原本以为他只是来刷功绩的人,在见识过他的骑射本领后,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了。
而到了见真章的时候,弘历这只大灰狼,也终于脱下了自己伪装的羊皮。
他深知自己在领兵作战方面的经验尚浅,也不托大,便请与准噶尔作战多年,了解当地情况的靖边大将军傅尔丹来排兵布阵。
而自己则是带着精心挑选的一小队精锐,直接假扮成一队客商,悄无声息地潜入敌方的大本营。
准噶尔部与清廷的交锋,大多是明刀明枪的硬碰硬,何曾见识过这等不讲道理的斩首战术。
前人或许也曾想过运用类似的战术,但真正能在重重包围中直插敌方将领营地的,寥寥无几。
而弘历偏偏就是这样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奇人。
他前世功力最盛的时候,号称三万精兵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如今虽然不及当初,但孤身一人收拾几千个不懂内力的所谓蒙古武士还是洒洒水的。
更何况对面看守的兵力都根本不足上千个。
正当傅尔丹接到情报,得知准噶尔有一支孤军在察罕哈达集结,准备挑选万人精兵,沿科布多河西进之时,消失多日的弘历却凯旋而归,还带着活捉的噶尔丹策零的一家老小。
这段时间,噶尔丹策零备受折磨,为了少吃些苦头,无奈之下只得透露所谓的孤军,只是为了引诱清军离开科布多大本营,深入到瀚海之中,然后围而歼之的计策。
傅尔丹听罢当即后怕不已,冷汗直流。若是他早一步贸然出兵,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熹微的晨光中,弘历下令将噶尔丹策零绑在一根壮硕的旗杆之上。每当两军交战之际,弘历都会命人将旗杆置于阵前。
旗杆高耸入云,仿佛象征着清廷的威严与力量,而对噶尔丹策零的束缚,则昭示着反叛者的末路。
准噶尔军见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