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婆豆腐的制作方法与配料(2/6)
的家庭,家庭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温暖。他家附近有一个小餐馆,餐馆的招牌菜就是麻婆豆腐。那浓郁的麻辣香气,常常飘进书源的家里,勾起他童年时无尽的食欲。
小时候的书源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但只要一闻到麻婆豆腐的香味,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充满活力。他常常站在小餐馆的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厨房师傅做麻婆豆腐。师傅手法娴熟,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
那师傅先将一块嫩豆腐小心翼翼地切成均匀的2厘米见方的小块。书源记得,师傅切豆腐的时候,眼神专注得就像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切好的豆腐被放入加了盐的开水中浸泡着,师傅说这是为了去除豆腥味。书源当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只盼着能快点吃到那美味的麻婆豆腐。
接着,师傅开始准备肉末。他从新鲜的牛肉上切下一块,细细地剁成肉末。那有节奏的剁肉声,仿佛是一曲独特的厨房乐章。当油在锅里热起来的时候,师傅把肉末放入锅中煸炒。肉末在锅里迅速变色,散发出诱人的肉香。这时候,师傅加入了豆瓣酱、豆豉、辣椒面和葱姜蒜末,瞬间,一股浓郁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开来。
书源站在一旁,贪婪地吸着这混合的香气。他看到师傅加入适量的水后,轻轻地把浸泡好的豆腐放入锅中。师傅并没有用铲子去翻动豆腐,而是缓缓地晃动着锅子,这样豆腐就不会破碎。师傅又加入了盐、糖、酱油、料酒等调料调味,然后让豆腐在小火上煮着。书源的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豆腐,看着那白色的豆腐在红色的汤汁里翻滚,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
师傅一边煮着豆腐,一边跟书源讲着麻婆豆腐的故事。他说,麻婆豆腐可是有来历的。传说在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小饭馆,老板娘脸上有麻子,人们都叫她陈麻婆。她烹制的豆腐特别好吃,麻辣鲜香,久而久之,这道菜就被称为麻婆豆腐了。书源听得入神,他觉得这道菜背后的故事就像这道菜本身一样充满魅力。
等豆腐煮了大概5分钟后,师傅开始勾芡了。他将淀粉与水混合制成水淀粉,然后分三次加入锅中。每加入一次,师傅就轻轻晃动锅子,汤汁便逐渐变得浓稠起来。书源好奇地问师傅为什么要分三次勾芡,师傅笑着说:“这样可以让汤汁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