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血肠的制作方法与用料(3/5)
一段时间的发酵,酸菜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金黄色。爷爷把酸菜切成细丝,在另一个锅里炒香。酸菜在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酸味也随之散发出来,书源闻到那酸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终于,血肠煮熟了。爷爷把血肠捞出来,放在一边晾凉。然后,他把晾凉的血肠也切成薄片。那血肠的切片,红白相间,煞是好看。
爷爷把切好的白肉和血肠片放入炒好酸菜的锅中,再加入适量的煮肉汤,让它们在锅里小火炖煮一会儿。这时候,各种食材的味道开始相互交融。白肉的醇厚、血肠的鲜香和酸菜的酸爽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味道。
书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想要尝一尝。爷爷笑着说:“小馋猫,还没煮好呢。”等到锅里的汤汁变得浓稠,爷爷才把白肉血肠盛到碗里。书源夹起一片白肉,放入口中,那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再夹起一片血肠,血肠口感嫩滑,带着浓郁的猪血香;酸菜则为这道菜增添了清爽的口感,中和了白肉和血肠的油腻。
随着书源渐渐长大,他开始对爷爷制作白肉血肠的过程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想要自己亲手尝试制作。
有一次,书源趁着爷爷不在家,决定自己做白肉血肠。他按照记忆中的步骤,挑选了一块五花肉,开始煮肉。可是,他没有掌握好火候,肉煮得有些过熟,变得有些柴。在准备猪血的时候,他又不小心把盐放多了,猪血的味道变得很咸。而清洗猪大肠的时候,他没有彻底去除异味,导致做出来的血肠有一股淡淡的腥味。
当他把自己制作的白肉血肠端上桌时,家里人并没有责备他,反而鼓励他。父亲说:“源儿啊,第一次做能有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这做菜就像做人,得慢慢积累经验。”书源听了,心里既感动又有些沮丧,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白肉血肠做好。
从那以后,书源更加仔细地观察爷爷制作白肉血肠的每一个细节。他学会了如何根据肉的大小和锅的大小来调整火候,如何准确地把握调料的用量,如何把猪大肠清洗得干干净净。
在书源十五岁那年,村里举办了一场厨艺比赛。书源决定参加,他要用白肉血肠这道家乡菜来展现自己的厨艺。
比赛那天,书源早早地来到了比赛场地。他准备了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