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陛下,那得造船出海(2/4)
按照常理,这土豆的生长状况非常乐观,那绿色叶子在暖棚内也长得很好,但唯独就是不结果。”
朱元璋听完他的话,这才释然一笑。
“咱忘了告诉你,这果实是长土里的,你去挖几个瞧瞧。”
“啊?是这样吗?恕臣愚钝!”
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再去测量一下,看看每亩能产多少。”
傅友文连忙点头。
“好,臣这就去办!”
朱元璋又叫住了他。
“慢着,你说这东西生长在海的另一边,如果咱想知道大洋对面有什么,该如何是好?”
傅友文不假思索地答道。
“只需派遣一支船队出海即可……”
话音未落,傅友文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异样。
他呆滞地抬头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阴沉,摆手示意道。
“咱明白了,你退下吧。”
“是,臣告退。”
傅友文离开后,朱元璋的眼神逐渐变得迷惘。
出海就意味着要造船,而造船则需要巨额资金。
要知道,宝船出海,可绝非仅是造艘船那么简单,它还需要向世界各地的外族展示大明国的强盛。
因此,船上的军队必须配备火器、火炮,甚至马匹、丝绸、茶叶等物资也需完备。
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但如果航行归来却一无所获呢
朱元璋是个实际主义者,他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将如此多的财富花费在这上面。
这些钱如果节省下来,足以养活许多大明的百姓,帮助大明度过许多自然灾害。
然而,朱元璋也在权衡,如果真如朱小宝所言,海洋上到处都是宝藏。
那么,这将是一条彻底的强国之路!
这需要冒险,需要朱元璋去赌一把。
他行事谨慎,这已非他个人所能决定。
因此,他期望傅友文能在朝廷上为他发声。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拿起何广义呈上的奏疏,起身离开皇宫。
通常朝会一结束,朱元璋在宫中的逗留时间便不会很长。
多数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