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招安(1/5)
年底,刘少康坐在台湾城办公楼内,正仔细看着手中的大明情报,台湾之事告一段落,正稳步发展,不需要时刻盯着,渐渐将目光转向大明国内。
一六四二年,对于大明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外先是辽东松锦战役惨败,十万明军精锐死的死,降的降,崇祯倾国之力打造的松锦防线宣布告破,整个辽东失守,被给予厚望的洪承畴、祖大寿被俘投降,大明边关官军被打断脊梁,只剩下吴三桂在山海关苦苦支撑。
在内李自成决黄河冲毁开封,打下河南,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又击败大明庭柱之臣孙传庭,声威浩大。
张献忠纵横西南,当者披靡。
各地义军群起,遍地烽烟。
朝廷每日争论不休,却手头无粮无饷,面对糜烂的局势束手无策,虽然每天朝会都在激烈的讨论,可都是无用功,一点问题都解决不了。
十月,清军第六次突破长城隘口,攻入山东,各地官军不敢应战,原地观望,山东遭逢大难,清军攻占六十多个州县,杀死鲁王及以下上千名宗族成员和大小官员,掳走三十多万百姓,劫掠金银财货无数,山东大部分变成一片废墟。
可笑的是崇祯眼睁睁的看着清军肆虐,却打压勤王部队,唐王朱聿键自掏腰包组建军队北上准备抵抗清军,结果被崇祯勒令遣散,原因竟然是涉嫌谋反。结果他还真下手了,将唐王抓捕下狱。
这种昏庸行为导致以后李自成要攻打北京时因为此事让大明其他地区的藩王、手握大权的武将全体围观,再也没有人敢组建勤王军了。
“哎,这崇祯昏招频出,荒唐可笑,吊死在煤山也不冤,怨不得人啊!”
刘少康将这些情报放下,轻叹一声,历史车轮照旧向前,大势滔滔,不知道自己这个逆行者能不能成功。
时间进入腊月中,大明朝北方在这一年显得格外寒冷。
宏伟庄严的紫禁城皇极大殿之内,温暖如春,这得益于巧妙的地暖设计,地砖下有纵横相通火道,火道通火炉。另外大殿内摆放九个火盆,里面的炭火通红。
大殿内文武官员拿着笏板,躬身而立,在他们前面,崇祯帝高坐龙椅,听着大臣们汇报工作。
崇祯此时也就三十岁出头,本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