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平洋战争简述(15/21)
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直至战败。而美国则通过瓜岛战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战略态势,赢得了动员人力、物力的时间,为太平洋战场上即将开始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瓜岛战役之后,战况较为沉寂,美军在太平洋只展开了有限的进攻(如1943年5月夺回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日军虽进行反扑,但徒劳无功。由于密码被破译,1943年4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前往布干维尔岛前线视察途中被美机伏击毙命。
经过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役,盟军不仅取得对日反攻军事上的优势,而且也建立了对日反攻心理上的优势,逐步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夺取了战略主动权。盟军在取得瓜岛等战役胜利后,便开始准备第二阶段的联合进攻。
为对日本本土的防御施加压力,盟军决定攻打马绍尔群岛。但欲取该岛,必须先拿下西南太平洋的吉尔伯特群岛,然后以此为基地,再发动进攻。为此,美军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前进基地建设,从萨摩亚群岛出发,沿图瓦卢群岛向吉尔伯特群岛逐步推进。1943年6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攻取马绍尔群岛的指令。(详见:马绍尔群岛战役)
1943年中,美军对拉包尔的日军发起攻击,其第一个战略目标是攻占所罗门群岛中部的新乔治亚群岛和西北部的布干维尔岛。10月初,美军占领新乔治亚后,日本加强了布岛的防御,守军增至6万人。11月1日,美军在布岛登陆,受到日军拼死阻击。美军虽没有占领全岛,但岛上的日军孤立无援,难有作为。布干维尔登陆战的胜利为美军进一步夺取日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御中心拉包尔建立了邻近基地。11日美国再次空袭拉包尔,日本进行了空中还击,但损失严重。(详见:布干维尔岛战役)
11月,美军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代号“电流行动”)并最终占领塔拉瓦等岛屿,虽然损失较大,但美军逐步取得了两栖登陆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后来举行的各次战役中。11月下旬,盟军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
1944年1月至2月,美军连续组织“燧发枪”和“法警”作战,夺取了夸贾林、罗伊岛—那慕尔岛、埃尼威托克诸环礁,为下一步攻马里亚纳群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