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冂?(4/5)
汉尼拔:“第二个疑点,是车上三人的姿态,很特殊。
被用钢筋,固定在座位上,呈跪拜的姿势。
这种姿势,通常代表忏悔。
忏悔什么,目前不清楚!
但我们第一次讨论的时候,最大的疑点,也许有了答案!”
沈庭回想第一次讨论时,确定的三个疑点:
第一,绑匪之后为什么销声匿迹,没联系刘家,取三亿赎金?
其次!
绑匪为什么放船夫一家生路。
第三,绑匪的缜密计划,和绑架信暴露的低文化水平,也是矛盾。
最后的疑点,可能是绑匪放出的烟雾弹。
第二个疑点,和案件的关联又不大。
最关键的第一个疑点,当时关队推测,凶手的目标,可能压根就不是三亿赎金。
而是一千万济贫现金,或者是刘富仁本身!
汉尼拔,显然支持关队当初的推测。
凶手费劲把三名死者摆成跪拜姿态,不可能是摆着玩。
一定有其意义!
跪拜忏悔的话,罪犯和刘富仁有仇?
案件真的不是绑架?
不但勒索信里的错别字是烟雾弹,勒索信本身,也是?
吉良吉影:“有没有可能,跪拜的姿态,也是烟雾弹?
是罪犯故意设计的,为了扭曲调查方向?”
竖锯:“这个,我不同意。
悍马轿车,和勒索信,并不一样。
勒索信,是凶手故意交出来的,用来误导,很正常。
而悍马,本身就需要被掩藏。
从罪犯的角度看,悍马压根就不会被发现。
所以在车里,再设置误导,是没有意义的。”
吉良吉影:“但凶手也可能非常谨慎,以防万一嘛!”
不至于这么慎重吧?!
沈庭有些头疼,也发现了凶手的可怕!
普通的调查者,会被罪犯牵着鼻子走。
比如水湾里的船骸,错别字等等。
高级一点的调查者,会陷入凶手的连环套。
比如勒索信本身,以及沉车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