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二商2(2/3)
的力气管别的。侄子栓柱长到十五岁,身子骨弱,扛不动锄头挑不了担,二商就让他挎着个竹篮子,跟着自己儿子走街串巷卖胡饼,赚几个铜板贴补家用。
有天夜里,二商刚合上眼,就梦见他哥大商一脸惨白地站在床前,衣裳破破烂烂的,跟当年遭强盗时一个样。大商开口就叹气:“老二啊,哥当年被你嫂子的话迷了心窍,背弃了兄弟情义,如今在底下越想越愧疚。咱以前住的老宅子现在还空着,你去租下来住吧。屋后野草丛里埋着一窖金子,挖出来能让日子松快些。让栓柱跟着你学本事,别让他吃苦;那个长舌妇(指大商媳妇),我活着时就被她折腾够了,你别管她。”说完抹了把泪,转身就消失在黑影里。
二商猛地惊醒,浑身是汗,想起梦里的事跟真的似的。转天就去老宅子那儿打听,现在的房主是个外乡人,二商咬咬牙,花了些银子好说歹说,才把房子租下来。带着儿子去屋后除草,果然在蓬草底下挖到个破坛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五百两金子,封条上还写着大商的名字——敢情是当年强盗没搜出来的家底。
这下二商挺直了腰板,关了胡饼摊子,让自己儿子和栓柱在街市上开了间布庄。栓柱这孩子看着文弱,脑子却好使,算账从来不出错,收多少钱、花多少本,一分一厘都跟二叔说得明明白白。来买布的主顾都说:“这小伙子眼神清亮,说话实在,跟他打交道放心。”二商听了心里熨帖,想起哥哥托梦的话,看着栓柱就跟看自家娃似的,有啥好东西都先紧着他。
有人背地里嘀咕:“当年老大家对老二那么狠,现在倒让侄子占了便宜,图个啥呢?”二商听见了只是笑:“栓柱是商家的根,他爹做错了事,孩子没错。再说了,当年要不是哥哥托梦,咱哪能过上这日子?”这话传到栓柱耳朵里,小伙子半夜跪在二商房门口磕头,被二商拎起来揍了屁股:“跟叔客气啥?好好学本事,将来撑起商家门面才是正理。”
从此,布庄生意越来越红火,二商看着俩孩子在柜台前忙忙碌碌,想起那道曾经隔开两家的土墙,如今早没了踪影。地窖里的金子早化成了货架上的布匹、柜台上的算盘,还有栓柱手里一本本记得工工整整的账簿——有些东西,墙隔得开;有些情分,却像窖里的金子,埋得越深,越亮堂。
栓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