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八大王3(1/3)
异史氏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说道:“你们瞧瞧啊,好多人清醒的时候,看着还像个人样,可一旦喝醉了,那德行简直就跟发酒疯的鳖没啥两样,这就是大多数酒徒的真实写照。就说那八大王吧,虽说平时也爱喝点酒,喝醉了就撒撒欢,可人家心里头记着恩情呢,对恩人那是毕恭毕敬,一点都不敢失礼。这么一对比,有些自称人的家伙,品行还真比不上这只鳖呢。更有甚者,有些人清醒的时候就不咋地道,喝醉了之后,连鳖都不如,简直是丢人现眼!古人常说以龟为鉴,我看啊,还不如拿鳖来当镜子,好好照照自己!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就写了一篇《酒人赋》。”
接着,异史氏就摇头晃脑地念起他写的赋来:
“这世上有个好东西,能让人心情舒畅,喝起来顺口得很,喝了之后,飘飘然好像要成仙似的,这东西就叫‘酒’。酒的别名可多啦,从古至今,帮着人们办成了不少事儿。家里来了贵客,用酒招待;迎接长辈,也少不了酒。亲朋好友坐一块儿,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那叫一个开心。办喜事的时候,新人喝交杯酒,也是图个喜庆。有人说酒是‘钓诗钩’,意思是喝了它能灵感大发,写出好诗;也有人说酒是‘扫愁帚’,喝醉了就能把烦恼都扫光。所以啊,当酒神‘曲生’常常来找的时候,那就是文人墨客最开心的时候,大家一起谈诗论道,好不快活。还有那醉乡,简直就是忧愁的人躲避烦恼的好地方,一喝醉,啥烦心事都忘了。想当年,酒糟堆成的高台都建起来了,那盛酒的‘鸱夷’也跟着立了大功,被人记在心里。齐国的臣子能喝下一石酒还不醉,有些学士也号称能喝五斗。你看,酒因为有名的人喝而出名,可有些人却因为酒出尽了洋相。
就说那孟嘉,喝醉了帽子被风吹掉了,还被传为风流佳话;刘伶更绝,天天扛着个铁锹,说自己要是醉死了,就让人直接埋了。山简喝醉了,头巾都戴反了,那模样滑稽又可爱;陶渊明更豪放,直接用葛巾过滤酒喝。还有些人,喝醉了躺在美人旁边,旁人还觉得他们没啥坏心思;更有甚者,把头伸进墨汁里,还以为自己找到了什么神仙乐趣。有的人醉倒在井底,还以为自己在乘船游江;有的人醉倒在酒槽边,可别忘了,人家还是戴着玉簪的达官贵人呢。就连那八大王,学他醉酒玩世,也没啥大毛病,至少不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