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可怕的春考(3/4)
得差的,去丙班和丁班。”
“春考考四书五经六艺。蒙童考三门,《论语》《诗经》《算学》。”
“考题听说很难。不过,总有孩子天赋异禀,加上名师指点,熟背《论语》《诗经》,又会《算学》,甲班二十个名额,一般都被这些孩子占满。”
“乙班五十个名额,竞争也很激烈……”
明舒听到这里,心都凉了。
在明澈拼命背《论语》《诗经》时,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连《算学》都会了!
老太妃见明舒的脸色,便猜到了她弟弟的情况不太妙,宽慰道:“毕竟是国子监,即便是丙班和丁班也不会太差,还有七日呢,努努力进个丙班也是好的。”
明舒苦笑:“借太妃吉言,希望舍弟能进丙班。您有名师推荐吗?我这就上门去请。”
老太妃:“我也不瞒你,帝京名师早就被各大勋贵请走了。不过——”
她话锋一转,笑眯眯道,“你也不必舍近求远,你府中就有位现成的。”
明舒一怔,当即反应过来。
哦,她的夫君就是两年前新鲜出炉的探花郎。
不过——
“夫君他学识渊博不假,但并非学识渊博便能当好夫子。”
更何况还是那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死样子。
明舒存疑。
老太妃呵呵地笑,一副“你靠近些,我有好多八卦跟你分享”的表情:“那你可小看小傅大人了。”
“东晟科举分两种:第一种,从院试、乡试再到会试、殿试;第二种简单些,直接参加国子监校考,通过后便等同于举人,可做官,也可参加会试和殿试。”
明舒立刻想起傅直浔曾说过的话:春闱不舞弊才奇怪。
科举考试,背后都是权贵的博弈。
第二种,由国子监校考直通会试,即春闱,简直就是为“舞弊”开的口子。
老太妃继续道:“能通过国子监校考的,又分为两种:家族托举的勋贵子弟,真正有才学的学子。”
她对明舒微微一笑,“小傅大人便是后一种的佼佼者,用‘惊才绝艳’形容也不为过。”
“两年之前的春闱和殿试,他都是第三,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