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聚英豪樊楼饮酒,无防备二郎中伏(3/6)
王寅说道。
“此后尚有一段故事,秦穆公十二年,晋国旱灾,派人来秦国请求米粮,因秦晋素有愁怨,群臣建议穆公不发粮草,百里奚进言说,晋君虽得罪了国君,但他们的百姓有何罪?于是秦穆公就拨粮救济了晋国,长长的运粮队伍,从秦国都城一直到晋国都城都接连相望,史称泛舟之役。”
“到了秦穆公十四年,秦国饥荒,派人去晋国请求粮食支援,晋君夷吾不但拒绝了,还趁火打劫兴兵攻秦,于秦穆公十五年九月壬戌战于韩原。”
“当时秦穆公与晋惠公都亲自带兵参战,穆公被晋军所包围受伤,堪堪废命。”
“这晋国恩将仇报,非人哉!”
韩存保怒骂起来。
“当此危急之时,忽然有三百多野人飞骑冲击晋军后方,解秦军之围,皆推锋争死,奋勇作战,不仅使穆公得以逃脱,反而还活捉了晋君夷吾,原来这便是那些在骊山脚下的食马野人,那三百个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国军队围困,个个拿着武器,千里随军,为秦穆公拼死作战,以报答秦穆公当食马饮酒的恩德,后来战斗打完,这些人又消失不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此便是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的由来,这则典故,我闻焕章平生最喜,我之为人处世,也如这些野人,为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也。”
“君乃英雄之君,民乃英雄之民!”
三人听了,不禁拍案叫绝。
“痛快,痛快!三位都是好汉,我韩存保有一心腹之言,不吐不快,还请各位静听!”
韩存保说罢正色起来,正襟危坐,“李二郎与闻先生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适才闻先生提起知遇之恩,让我感慨良多,所谓千里马常有而播了不常有,如今边关战事吃紧,正是有志者建功立业的机会,非是韩某夸口,若二位有心,在我返京述职后,便随同回到我的麾下,为国家出力,李二郎便先做军中将佐,闻先生做个参赞,日后也得封妻荫子啊!”
韩存保此时也有三分酒意,说话语态也颇为真诚,李寒笑等人都看得出来。
只不过,对于朝廷,他们实在是不敢抱有什么幻想。
“多谢韩节度使美易,只是我尚无心从军啊!”
李寒笑婉言谢绝,并自罚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