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茶叶贸易!(4/5)
。
这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田间阡陌纵横’。
四块角落则堆有方正形标记的土丘叫做‘标识封土’,四周边围绕起一圈名为 ‘埒(liè)’ 的矮土墙环绕保护,确定界限明晰。
这些细节虽繁冗复杂,并非扶子所关心的重点。关键问题在于,秦国规定的一百亩地转换到现在面积仅约相当于现今三十亩大小,约计二万平方米,也就是一个十三份鸟巢体育场地块的大小。
这样的大片面积为何仍无法维生一家人?
---
扶子转向村长问道:“这么大的一块耕地,能收获多少粟粮吗?”
才几石?这位还真是不谙农业之事的纨绔子弟呐。心中小声感慨了一句后回答,“就算是水源充足肥沃的土地上好收成年份最多也只有十七八斗谷物,谈不上什么几石之数”。
靠水近的地方还这样?扶子心头沉闷不已。此处提及的一‘石’单位实际是以容量定义重量的单位。
据扶子推断换算,按照秦朝的标准,一石大概重31千克,那么一石半就是92斤,折换成如今亩均粮食产量大致仅为130斤每市亩。
摸须之间回忆过去敲键盘检索数据时的场景——
同样的条件下,在现代无化肥农药灌溉等科学种植手段支撑之前期自然施肥顶峰时期下,小米最高单产可达三百到四百斤!
目前的实际产出较未来仍然有很大差别……但是随着铁农具的改良应用普及有机肥料推广之后肯定能够实现进一步增产才是!心中电闪雷鸣之间深刻认识到了何为生产力三个概念词汇内涵本质意义所在!
若没有机械助力机械作业工具辅助支持,则古秦朝农民负担的劳动工作量将是今日人们的好多倍!
即便全家老少齐动手日夜不休辛苦劳作可能仍然食难果腹甚至还需要求助官库借贷交税!
可怜黎民百姓啊……想到这个成语忽然冒出脑际继而再次思考如何针对当前年代寻求合适的破局方法。
俗话说做商业最容易致富,那么是不是该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呢?
但处在商品货币匮乏、大部分交易还是依靠实物互换为基础社会环境下普通人家哪来的闲钱买东西卖东西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