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改良之愿(2/4)
建立一百座高炉,年产量也大约只有四万吨左右,而在后世限产前,唐山每日平均钢材产量高达五十余万吨……
差距啊!墨阳心中暗叹,深知作为穿越者肩负的责任——因为钢铁的产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
铁器不仅可用于制造优质的武器装备,更深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他有一个隐秘的愿望,那便是有朝一日能够乘火车巡游至南海,并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墨阳看着田方询问道:“若是按照此规模扩建,是否有足够的工匠支撑?”
田方抱拳回道:“启禀殿下,足够!”
“依据秦律:师傅应当尽心竭力传授技艺,故而熟练工仅需一年学成,新手两年。若有提前学成者,可上报朝廷,朝廷将给予奖励……”
墨阳点头认可,这正是《均工律》中的相关规定,意思是一般的技工需由有经验的师傅带领培训,若提前完成学习目标,则可以提出申请并获得相应的奖赏。当然相反的情况必然也会存在相应的惩罚机制。
目前工业园内的劳动者多是从骊山工地及阿房宫工地转移过来拥有相关技能的隶役臣,即那些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奴隶。基于这个情况,田方才敢保证有足够的技工储备。
接着墨阳补充道:“园区内的粮食储备充足否?如不够可从内史库调运。劳作如此辛苦,吃不饱怎么行!”
田方有些惊讶地看着墨阳,没想到他会这般关怀隶役臣的伙食问题。
随后他躬身回禀:“殿下仁爱之心,实为苍生福祉!园区粮食充裕,遵照殿下的指令,男隶役臣每日可领取一又三分之一斗米,酱半升,还有羹汤一盘;女隶役臣则每天可分得二分之一斗米以及羹汤一盘。”
这些隶妾因处于较轻的工作环境中,故所需的食物份额相对较少。
从这些穿着赤褐衣裳、身形虽显单薄但精神饱满的隶役臣身上能够看出,他们确实吃得很饱。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穿的囚服需要自行购买,并非官方无偿提供。
按照《金布律》明确规定的价目,成人冬装需花费110钱,夏衣55钱;未成年人分别是77钱和44钱……
秦法真是严苛至极啊!然而对比之前看到的骊山工地上神情麻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