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筹备建国(2/3)
?”
郭洺来自后世,对那道着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直深信不疑,所以哪怕现在他的实力,已经远远甩开同时代的一众诸侯了,却还是以吴国公自居,并未想过称孤道寡的事。
见郭洺心存疑虑,刘伯温摇头道:
“主公,眼下胡元在南方的势力,除粤、桂、湘、滇、黔几处贫瘠之地,尚有残存,其他的地方几乎全部肃清,主公现在南面称王,有何不妥。”
“至于邵宗愚、何真、也儿吉尼之辈,全都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主公想平定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不错。”李善长赞成刘伯温的提议,边抚胡须边道:“想那韩林儿、徐寿辉之辈,当初率领蚁贼,刚拿下几个州县就敢称帝,上位现在的势力是对方的几十倍,难道还没有资格称王吗?”
称王建国,龙飞九五,这是多少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郭洺听到这里,心中不觉意动。
李善长、刘伯温看出他的想法,趁热打铁,继续劝说道:
“眼下上位只自称国公,麾下的将士们,爵位封到顶,也不过是个侯爵,名分大义上,终究是矮胡元朝廷,还有那些草头王一截。”
“说得对,主公若能在这时候称王,大伙的官职便能跟着水涨船高,大家的士气,必会更上一层楼!”
郭洺听到这里,终于被两人的话打动了,咽了口唾沫道:
“好!既然如此,即日起某家便正式称王,国号大吴,建元大中!”
按照郭洺的设想,将来自己若是称帝,自然还是承袭历史顺序,以“明”为国号,不过现在只是称王,并非称帝,作为过渡阶段,暂时用“吴”作为国号,还算妥当。
历史上的朱元璋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朱元璋在集庆(南京)自称吴王,张士诚在隔壁平江(苏州),一开始自称诚王,后来也改称吴王。一时间江南地区,竟然出现了两个吴王,堪称奇事。
不过现在郭洺所处的时间段,张士诚还没有改称,因此郭洺现在自称吴王,倒也合适。
“依照两位先生的意思,某家称吴王以后,接下来又该做些什么呢?”
书斋内,郭洺端坐案前,用手指轻敲桌面,举头望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