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外面世界很大(2/3)
多土地,我们为什么占不得?
新大陆先不说,吕宋、南洋距离大明可不算远,若是把弗朗机人赶出去,那黄金、香料岂不是都是我们,啊呸,都是大明所有。
若是皇太孙说的,真能让咱们永镇海外,那岂不是和黔国公一般,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啊!
即便是纳税也没有什么,交够朝廷的,剩下的可都是自己的。
到那个时候天高皇帝远,也不用成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被文官们盯着。
“咳咳,殿下和两位国公,所言都不差,不过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眼看随着两位国公的话,身后的众人都要激动起来,陈良弼轻咳两声,开口说道。
他这一番话,瞬间让原本有些激动的众勋贵们冷静了下来,是啊,咱们想的再好,也没有办法决定这些。
“泰宁侯所言不差,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我大明水师早就不复成祖时候的规模,即便是有那个时候那么多船只,也没有那么多可以士兵可用。”
“那时候的大明五征蒙古,每次发兵几十万,三宝太监还能率领数万人的舰队出海,眼下我大明除了九边,京营这二十万人,又有多少能够作战?”
“当年抗倭的时候,俞大猷训练的水师,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能用。”
朱由校知道,这个时候他说再多,身后的勋贵一时激动之后,冷静下来还是会照旧。
还是那句话,他不是皇帝,甚至不是太子,在身后这些人看来,他是储君的储君,等他登基起码也得十几甚至二十几年之后。
他们的热情是不可能保持那么长时间的。
这件事情就像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便过去了。
不过朱由校却是记在了心里,回去之后立刻写了一封信让人带给朱翊钧,主要内容就是想知道台湾的情况。
朱翊钧听到台湾这个名字,还觉得有点陌生,让人去查才知道,台湾是哪里。
早在春秋时期,称台湾为“岛夷”。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
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
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