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战前风云 都城盛景(3/57)
光深邃,娓娓道来:“当下西方,老牌强国英国,昔日称霸海洋、殖民全球,掌控大片土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可近些年工业发展滞后,又深陷爱尔兰等殖民地独立困扰,虽海军依旧强盛,底蕴犹存,但颓势渐显;法国同样为老牌殖民大国,却因普法战争之耻,元气大伤后恢复缓慢,国内阶层矛盾重重,工人罢工不断,议会纷争不休,对外还得守着非洲、东南亚诸多殖民地,力不从心呐。”
“反观新兴的德国,统一后势头迅猛,钢铁、化工产业飞速崛起,科技成果层出不穷,鲁尔区工厂林立,铁路纵横交错。只可惜海外殖民地稀少,被老牌帝国压制,为争资源、抢市场,扩军动作频繁,陆军装备精良,虎视眈眈;奥匈帝国地域广袤,民族成分复杂,内部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矛盾重重,靠王朝统治勉强维系,在巴尔干半岛扩张时与塞尔维亚等国结怨极深,犹如坐在火山口,随时可能喷发。”
“还有俄国,疆域辽阔,兵力庞大,沙皇专制统治却腐朽不堪,百姓苦不堪言,资产阶级革命暗流涌动。工业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发展失衡,但其战略纵深大,资源丰富,不容小觑;美国远在大洋彼岸,闷声发大财,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尽收囊中,工厂高效运转,农业实现机械化,经济腾飞,如今手握重金,伺机而动,觊觎海外市场,野心勃勃。”
话说到此,师傅神色愈发凝重,声调低沉几分:“这般局势下,大战爆发绝非偶然,实有诸多深层起因。经济层面,西方各国步入帝国主义阶段,发展失衡严重。德国等新兴强国工业狂飙突进,产能剧增,急需广阔殖民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可世界已被老牌列强瓜分殆尽,矛盾就此生根。就拿德国与英国来说,英国占着全球最优质殖民地,德国却寥寥无几,为争海外利益,双方互不相让。”
“政治上,各国为保自身地位、扩张势力范围,拉帮结派,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1882 年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抱团,旨在抗衡外部压力;1907 年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携手,针锋相对。集团内部军事协作、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欧洲被分割成两大阵营,剑拔弩张。”
“民族主义也成了激化矛盾的猛药。巴尔干地区堪称‘欧洲火药桶’,塞尔维亚等民族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