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样车下线(2/3)
好几天呢。”
负责动力系统生产的老赵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表情也不轻松,“头儿,你仔细看过这款车的结构吧?挂着g6的名,其实里面的零部件全换完啦,有几样主要的还是新产品,以前咱没听说过,得做很多功夫才能采购回来。就这,30天能拿下来?公司是在和咱们开玩笑?”
生产课长卢文赞成地点头:“是啊,新车的动力系统是全新组合,组装和调试挺棘手的,要求电子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匹配度,我们得提前准备好专业的检测设备,在组装过程中随时进行校准和调试,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比之前严格,得保持恒温、恒湿、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干扰。”
卢文话音落,众人立即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在往外摆困难,唯一统一的意见就是,30天就让五台样车下生产流水线,不可能。
向福东没有加入他们的讨论,只静静听着。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又开口。
“同志们,你们知道这一张图纸,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又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吗?我们在喀什的西部分厂,仅用了6个月就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这款领跃者g6,虽然是从领耀g6山地车降级改造而来,研发部的同事们也是联合第三方机构用半年拿出来的。咱们上海工厂的员工,没有参与进那场激烈的、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就高高在上地用‘不可能’几个字给公司、给所有等待样车交付的人一个失望至极的交代?”
“这个嘛……”赵工又推了一下眼镜架,他的鼻梁在冒汗,致使镜架有些打滑。
向福东:“经过六个月的援疆实践,在工地上看着我们的新工厂一条钢一块砖的搭建起来,我相信今后在我的字典里,再也不存在类似‘不可能’这样的字眼。30天,五台新车,不包括电池组生产,重点只在电机组装,加上整车的焊接涂装,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喘一口气,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他又说:“现在我宣布,凡是认为没法在我规定的工期内完成生产任务的同志,可以离开这间会议室,但也请离开领航,因为我需要组建的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具有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这样的人才配得起‘中国汽车人’的光荣称号!”
向福东的话说完了很久,也没人往下接,更没谁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