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样车下线(1/3)
六月份,在去年9月加入进领航39人援疆团队的厂长向福东,结束他与喀什西部公司签订的援疆合同,回到了上海总部。
但是从遥远的边疆回来,并不意味他的援疆任务就此结束了。
与之相反,他对陈佳宏和陆文明说,在签下援疆志愿书的那一刻,他攀上了事业发展的新高度,直到即将离开喀什了,他才开始真正领略站在那样一个高度,该如何承担起肩头的重任。
援疆之旅对向福东而言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在喀什保税区建起新厂房,不管他多么有成就感,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至于何时完成任务?向福东说在他的思想里,从来没有设定过那样一个日期。
向福东有着他的规划,既然领跃者g6的样车除去电池部分,整车是在上海总部的工厂生产,那么他理所应当就该担负起这项光荣的使命。
在上海工厂,他当了二十几年生产总监,那里的每一条生产流水线他都熟悉,每一套生产设备他都亲自操作过,领导工人们在短短30天内生产出五台领跃者g6样车,送去领航西部工厂组装进电池组并进行全面测试,等到了八月份,再按期交付给塔吉克斯坦的客户,这样的任务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来。
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向福东就赶去总部报到,并走进工厂开始组建生产团队。
在熟悉的会议室里,向福东召集来生产团队的骨干们开会,新车设计图纸已经进入冻结阶段,接下来就看他们这些人如何大展身手了。
将产品设计图与技术说明手册铺展在会议桌上,向福东沉稳有力地对大家说:“你们都看到了吗?这是一只画在白纸上的雏鹰,研发部的同志们创造出它来,咱们就是要将雏鹰孵化出壳,也就是这张困住它的白纸,并送它展翅飞上蓝天的人。30天,打造出这样一款新车,各位有信心吗?”
“30天,一个月,生产出五台新品样车啊?”生产工程师王辉皱了皱眉头,“我要没看错,这个领跃者不就是领耀g6的改版嘛?厂长你该不会忘了,g6的外观设计比别的车型独特,曲线造型对冲压工艺要求很高吧?现在这款车保留了原车型的模样,但尺寸改得一点也不剩,冲压模具是要重新调整参数的,而且必须保证精度,所以光这调整恐怕就得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