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星耀鸿蒙:黑暗区域的迷雾与破晓之战(6/7)
联合研究的艰难推进与意外线索
联合研究团队迅速展开工作。生物学家们深入受影响的行星,对生物样本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找出“失衡因子”干扰生物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的具体机制。他们发现,“失衡因子”能够与生物体内的特定基因片段结合,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导致生物行为和生理特征的改变。
物理学家则专注于研究“能量波动点”。他们通过高精度的能量探测器,对能量脉冲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这些能量脉冲的频率和强度并非随机,而是似乎遵循着某种隐藏的规律。经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和分析,他们推测“能量波动点”可能与宇宙中的一种隐藏的能量场有关,这种能量场在“黑暗区域”危机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而引发了“能量波动点”的出现。
在研究过程中,化学家们尝试合成能够中和“失衡因子”的物质。他们通过对“失衡因子”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终于找到了一种名为“平衡试剂”的物质,在实验室环境下能够有效中和“失衡因子”的活性。
在一次跨学科的研讨会上,团队成员们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时,意外发现“失衡因子”与“能量波动点”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间接的联系。“能量波动点”释放的能量脉冲可能会影响行星周围的能量环境,进而促使“失衡因子”的产生和传播。这一发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应对危机的关键突破与行动实施
基于这一重要发现,联合研究团队调整了研究方向。他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控制“能量波动点”来减少“失衡因子”的产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和模拟,他们发现通过在“能量波动点”周围设置一种特殊的能量场调节器,可以改变“能量波动点”释放能量脉冲的频率和方向,从而减少其对行星能量环境的影响。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对“平衡试剂”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量产研究。他们与工程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能够在行星大气中广泛散布“平衡试剂”的装置,以便更有效地中和“失衡因子”。
联盟迅速组织力量,开始在出现问题的区域实施应对方案。先遣队携带能量场调节器前往“能量波动点”所在位置,小心翼翼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