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谢恩(5/7)
在民生经济上,他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本,提出的多项鼓励农耕、兴修水利的举措,都十分具有前瞻性;
在律法方面,他主张律法应与时俱进,既维护法律的威严,又注重其合理性,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徐志道进一步阐述。
徐志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
“陛下,最主要的是,杨廷和曾教导过太子殿下。他对太子的品性、学识、志向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能以辅佐储君之心,为陛下分忧。
日后太子登基,杨廷和也能凭借这份熟悉,更好地辅助新君,确保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平稳传承与发展。”
朱祐樘听后,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他缓缓开口:
“济危所言,让朕颇有收获。此事朕还需再斟酌一番,你先退下吧。”
徐志道行礼告退,心中明白,自己的一番话,或许能为陛下的决策提供些许参考,而内阁人选的最终敲定,将对大明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朱祐樘对着门外,扬声说道:“你们进来。”
声音不高,却带着上位者独有的威严。
牟斌和何鼎二人闻声,立刻恭恭敬敬地走进殿内,在朱祐樘面前单膝跪地,齐声说道:“陛下。”
朱祐樘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目光在二人脸上来回扫过,随后缓缓开口问道:
“你们说,徐志道知道自己外祖父的事吗?”
牟斌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上前一步,恭敬回道:
“陛下,据臣暗中查探,徐志道对外祖父之事应该没有察觉。
但他平日行事极为谨慎,未在人前显露过丝毫情绪波动,也未进行过相关打听或追查。”
何鼎也紧接着补充道:
“陛下,臣与徐志道也曾有过几次接触,他言谈举止间,并无异常之处。
但他心思深沉,臣不敢断言他是否真的不知情,或许是将这份心思深埋心底,未让人察觉。”
朱祐樘轻轻踱步,双手背在身后,眉头微微皱起,神色凝重:
“此事关系重大,若他知晓,以他的才学与能力,不知会如何应对。
朕在意的,不仅是他当下的态度,更是未来的走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