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波折(3/4)
子,当他看到武植卷子上那笔画纤细却又刚劲有力,仿若铁画银钩,柔中带刚、如“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文字时,脸色愈发地欣喜起来。
“没想到这个叫武植的学子,其书法笔锋竟与朕这般相像”。宋徽宗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道。
随后,宋徽宗又通篇阅读了包括武植、王昂、沈晦三人的试卷,并在心中暗自比较,的确是武植的卷子相较其他两人更出色一筹。
宋徽宗抬头看向下方的苏轼,对其点了点头,说道:“辛苦苏大人了。此次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便依苏大人呈上来的名次定夺。”
宋徽宗话音刚落,这时文臣列中的监察御史刘一止却疾步走出身,对着宋徽宗高声禀道:“官家,微臣要弹劾苏大人徇私舞弊、违亲任用。”
宋徽宗听闻此言,脸色顿时变得不喜,对着下方的刘一止怒喝道:“你声称苏大人徇私舞弊、唯亲任用,可有证据?否则的话,那便是污蔑朝廷重臣!”
“禀官家,据微臣所知,此次国子监文试第一名叫武植的学子乃是苏轼苏大人的弟子。”
说完,他猛地转身看向苏轼,质问道:“请问苏大人,微臣所说是否属实?”
苏轼神色一震,随即朗声说道:“不错,刘御史所言不虚。武植的确是本官的弟子。但对于刘大人所说的本官行私舞弊、唯亲是用,纯属无稽之谈。虽说武植乃本官之弟子,可本官从未向他透露过任何有关考试的信息。”
言罢,便朝着帝座上方的宋徽宗恭敬地拱了拱手,“还请官家明察秋毫。”
刘一止随即开口道:“苏大人口说无凭。据微臣了解,这武植原来不过是区区一个农家子弟,跟随您学习的时间不过短短几个月罢了,怎会有如此才能取得此次国子监考试的第一名?”
语毕,同样向帝座上的宋徽宗抱拳道:“还请官家明察。”
高居上位的宋徽宗看着下方争执的两人,心中亦是无奈。他内心笃定苏轼不可能泄露考试的试题给武植,而且从上次自己与武植的交谈中,便能察觉出武植实乃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写出这般出色的文章,考出如此优异的成绩并无太大问题。可看着下方剑拔弩张的争执局面,必须得想办法化解。
而后,宋徽宗将目光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