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苏辙的认可(3/5)
一心想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子监。如此一来,便能获得钱财方面的奖励,从而维持自身的生计,也无需再去另寻出路。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武植的各项属性值都在悄然缓慢地增长。
现今,其智力的属性值已然高达 90 点以上。武植凭借着那高达 90 的智力,对于跟苏轼所学的知识内容,都能够迅速地掌握,并且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一番表现引得苏轼连连夸赞。
而武植的弟弟武松同样天资出众、聪慧非常。除去日常的学习,在这短短二个月的时间内,他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还学会了基本的排兵布阵,期间更是跟林护卫学习了射击以及骑马等技能,真可谓是进步巨大,成绩斐然。
这天,武植和弟弟武松如往常一般,在苏澈的府宅中静静等候着苏轼归来。只因苏轼早在一个半月前便在国子监任职,所以两兄弟跟随苏轼学习的时间,皆安排在苏轼下值以后。
不一会儿,门前传来一阵马蹄声响。武植连忙躬身迎了出去。苏轼从马车上下来后,两人一同进到内堂。
苏轼开口说道:“守正,如今你们两兄弟跟随我学习已然两个月有余,你们所掌握的知识足以应对国子监的入学考试。明天我已替你们报了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今天我就不再教你们学习了,你们俩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吧。期望你们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子监,成为上舍生。”
稍稍停顿了一下,苏轼又接着说道:“守正啊,虽说我是你的老师,可我断不会因此而行私舞弊之事。希望你在明天的入学考试中能斩获佳绩考入文院,倘若考得太差,那可是会让我这个老师脸上无光的哟。”苏轼笑着,对着武植这般说道。
“学生定当全力以赴,必定不会让老师丢脸的。”武植郑重地开口说道。
“好了好了,为师只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不过啊,守正,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成为上舍生。这样的话,你明年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当中的会试了。”说完,苏轼一脸希冀地望着武植。
经过这两个月时间的教授,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武植那惊人的学习能力,对于科举考试所要掌握的经义等内容,武植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
大宋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府试、省试、会试以及最后的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