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师兄来了(1/3)
这几天,村头田间一片金黄,正是麦浪滚滚、收割正忙的时候。杜泽和兄弟们的酒厂生意红火得不得了,可他心里头惦记的还是家里的几亩薄田和辛劳的母亲。于是,一有空闲,他便和母亲一道在麦田里挥汗如雨,收割着这一年的希望。
虽然现在酒厂经营的红红火火,可杜泽和兄弟们依然每月领着200元的工资,老三负责具体工作除外。每月自己留下100元,剩下的100元都交给了母亲。一九九一年的光景,这样的待遇在村里可算得上是顶呱呱了。要知道,老爹在水泥厂埋头苦干了十五年,一个月到头也就一百三十六块大洋,而醉仙酒厂里的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挣个一百六,这在当时已是让不少人眼红的好差事。
杜泽不止一次跟父亲提起,想让他老人家也到酒厂来,干点轻省点的活计,享享清福。可父亲那倔脾气,说什么也不肯,生怕给儿子添麻烦,更怕外头人说他沾了儿子的光,丢了老脸面。唉,这就是咱北方爷们儿的骨气,硬气得很!见父亲如此坚持,杜泽也就没再多劝,心里头却是既敬佩又心疼。
好在母亲江琴现在日子悠闲,早年间摆的小摊儿也不摆了,地里有活就干点,没事就坐在家门口,和左邻右舍的大娘婶子们拉家常。说来也怪,母亲现在可喜欢这样的日子了,尤其是当人家夸起她那有出息的儿子时,她那张脸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心里头比吃了蜜还甜。
看着母亲这般满足的模样,杜泽心里头也暖洋洋的,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他暗暗想着,只要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而母亲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正是他一直所期盼和努力的方向吗?
这天清早,杜泽踏着晨露,飞快地上了山。他因为新厂筹建已经好几天没上山了。山里空气清新,鸟鸣声声,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他的勤勉喝彩。来到师傅那简陋却充满古朴气息的小屋前,杜泽整了整衣襟,恭敬地喊了声:“师傅,弟子来了。”
师傅闻声而出,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待。他先是绕着杜泽走了几圈,细细打量,随后伸手轻轻一搭杜泽的臂膀,那是检查他近来苦练“分筋错骨手”的成果。一番试探后,师傅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点头道:“嗯,不错,进步显着,手劲更稳了,筋骨也愈发灵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