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工人要替国家想(3/6)
奈,“你知道的,还是领导那点破事。电力局换了新班子,王老师年纪也大了,经不起折腾——索性一咬牙,退了。”
说到这里,他抬手拨弄着桌上的茶杯,像是要把心里的苦涩也搅散。
“所以啊,”马文斌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当初好不容易谈成的,准备把生产线搬到新疆的事,也跟着黄了。王老师一走,新领导哪管你什么风能不风能的,只认政绩。”
“也是。”麦麦提低下头,嗓音压得很低,“那看来,人员分流的事,只能看南边了。”
他话锋一转,忽然抬眼盯住马文斌,“马总工——你这趟过来,也是顺便考察南边的厂子吧。”
马文斌笑了笑,装作没听出弦外之音,“是啊。看看厂子,一来是为了落实人员分流,把账上的资金倒腾出来,二来嘛……”
他顿了顿,语气慢了下来,“也是看看,有没有机会搞点合作。”
马文斌说到这里,神色微微一敛,轻声道:“王老师在退休前,把技术攻关和合作项目的事都交给我们了。他说,他想专心去干一件事——真正意义上的,成规模国产化。”
“原来。”麦麦提呢喃了一句,而后,他像是对马文斌,又像是对自己说,“咱们,也得加把劲了。”
半晌,他抬起头,神色重新凝定:“对了,老谢让我挑一家能买到生产许可证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海外公司,我已经选定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我们现在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repower的750千瓦机型,一个是德国vensys的15兆瓦机型。前者是定桨距失速型,后者是直驱永磁型。我打算选后者,如果……”
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先笑了一下:“真要搞技术攻关的话,前者没什么搞头。”
“怎么讲?”马文斌好奇地问。
“repower那款750千瓦,是典型的定桨距加上失速控制的老路子,技术成熟,但基本没有创新空间。简单讲,就是风大了风机自己靠气动失速来限制转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能量捕获效率也低,尤其在部分负荷区间。”
麦麦提解释道,“这种技术,我们其实早就掌握了,要在国内生产也可以搞,没太大突破意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