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破壳而出(6/7)
走原有风电塔的线,冷库设备我们从仓库找点旧货调配,不动你们投资。”
“站点不大,能日处理两吨牛肉。温控运输断点的问题能解决。年底我们一块出个示范报告,争取挂进‘农产流通三类工程’里,财政厅那边的专项就能挤进来。”
陈处长在电话里咂了下嘴:“你们水利厅不是不让搞这些‘多跨口子’的项目吗?”
麦麦提语气轻松:“厅里可没明说,主要是顾虑跨部门协调不好做。我是想着先把技术路径拉出来,不动批文也不动人。哪怕作为‘农业侧配套’,总比风电一个人在那儿孤零零地吹着强吧?”
陈处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这风电塔结构能撑得住加设备?”
“肯定能啊。小功率塔,结构裕度大得很。我们只在塔脚做个封闭冷藏间,加装压缩机,不动主梁不改荷载。我报的不是建设资金,是挂口子,先把环节打通。”
“……那你写来我看看。写得实一点,别搞那种‘多能协同’的概念化套路。要往农产品初加工那块靠,能搭农业专项预算的边。只要思路靠得上,我再帮你推下去。”
“明白。”
麦麦提笔下再添一行:【农牧厅畜产处:冷链节点→农业专项示范】
第三通,是给生态环保局能源协调科的李科长。
“李科,我是麦麦提。咱们这边有几个牧区点,现在还在用柴油发电。一年算下来,一家光发电油票都要烧三四万。”
“我们想从风电点拉线,做一个‘风替柴’的试验点,不走并网,只送电。用电量我这边统计,环保侧您只需盖章确认‘清洁替代’,年底能不能挂上节能减排示范工程?”
李科语气持重:“你们这叫离网送电,电价你怎么算?”
“我们自己兜底。走单位的运行经费报销部分,另外我再去找经委那边问问有没有支持清洁能源试点的名额。真不行,就走节能办那头,看能不能和老少边穷专项挨上点边。”
“你要真跑通了,我可以帮你写意见函。别说上报,先把线路走明白再说。别到时候把你们厅也拽进去。”
“明白。”
麦麦提低头再写下:【环保局协调科:风替柴→清洁能源示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