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机变之因(2/4)
孩,为什么现在却不愿意生了呢?不愿意生小孩的话,赵起来已经说过两次,看来她的主意已经打定了。
一般情况下,赵起来想干什么事儿,他都不加阻拦,愿意听她的。
原先李文祥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得很,他非但没有觉着那种自由的好处,有时候反而感到自由给自己带来的无助和空虚,自从与赵起来结了婚,李文祥这才有了一份踏实的感觉。以前他想到庄稼地里锄草,念头一起,拎起锄头就走,想到河坡上放羊,牵起羊的绳子就出发,现在结了婚,每次出门去干点什么,赵起来就会问他一次,去哪儿?干什么去?他这才感到他与赵起来结婚前的自由是在家无聊无趣的时候,不得已的自由,现在家里面有了一个人陪着他,和他说话,让他为她干这个做那个,不论干什么他都感到温暖和充实。这才过了多久,才结婚两年多一点时间,他就已经适应了听赵起来的话,按照她的思路分配生活。别看赵起来比他小了三十多岁,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媳妇儿,但她很有主见,无论干什么事儿,都是先分析办这件事儿可能产生的几种后果,不像他以前那样,想干什么事儿,不计后果,想也不想,直奔头去干就完了,结果很多事情干过后就后悔不迭。赵起来就像一个成竹在胸的经风见雨的家长一样,指使他干这干那,事实证明,听赵起来的话,所干的事儿基本上没有失误。即便出了差错,责任也都被赵起来领走。
哎呀,这都怪我!赵起来责怪她自己。
有了赵起来这句话,他感觉她指挥安排得不错,事情本来就该这么做。
现在,听赵起来重复了两遍的不愿意再生小孩的话,李文祥点点头眨巴眼睛,看着赵起来,想听她说真实的原因。
赵起来说,现在靠小孩多打架不吃亏没有用了,你没有看见吗?村子里的人家都搬走了,都到屿石县城里带孩子上学去了。小孩子不上好学就没有出路,只有好好上学才能学到本事,挣钱养家。不然的话,孩子光在李楼村待着,一辈子跟你一样种那点子地,能有什么出息?他们只有上学这一条出路,等他们上好了学,学会挣钱了,你和我才能有钱吃饭,再不怕生病。在家不上学,种那几亩地,别说吃饭、看病了,本来都是会说话的人,到时候,出门一趟,外面的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