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1/2)
副厂长王斌可不是寒门庶民,而是琅琊王氏的嫡系族人,妥妥的士族出身,祖上是秦灭六国的大将军王翦。
三十年前黄巾暴乱,琅琊郡内战火连天,王斌的父亲受到黄巾冲击与族人失散,被逼无奈带着王斌南渡避乱,借此躲过黄巾乱兵的同时也躲过了曹操两屠徐州。
王斌出身琅琊王氏,按理来说以他的家世在江东就算做不了大官,做个县令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为何会屈居在县尉纪杰麾下做这么多年小吏呢?
因为王斌的颜值实在太碍观瞻,四十出头的他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属于让人看一眼就能起杀心的类型,毫不夸张的说,后世武大郎的颜值都比他扛打。
官场是个看脸的地方,长成这样上司看都懒得看你一眼,怎么可能还会提拔你呢?
所以王斌在小吏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若无意外极有可能干到死的那天,好在关兴来了。
关兴初见王斌时也对他的长相很是无语,若有别的选择,关兴肯定不会重用王斌的,但谁让关兴无人可用呢?
刚到乌伤那会关兴落魄的都快要饭了,有个识字的人用就不错了,哪有资格挑肥拣瘦的?
就这样在基层混了二十多年的王斌终于迎来人生转机,先被调到谢冲麾下参与土改,土改结束之后因表现优异,被关兴破格提拔为县衙主簿兼炼钢厂副厂长。
主簿是县衙的三把手,负责户籍,缉捕,文书等各项工作,权职很大,但王斌这个主簿不同,专门负责炼钢厂,造纸厂,纺织厂等工业厂区的生产建设,按后世的话说就是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因为土改刚刚结束,乌伤百姓正在积极垦荒,加上前线又在打仗,对农具和武器的需求太大,王斌便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炼钢厂上,对其他工厂采取放养模式。
王斌又是个低调的人,他这种长相若是高调的话等于自取其辱,所以一直低调行事,对外也只宣称自己是炼钢厂的副厂长,从未摆主簿的架子,生活上同样保持低调,若非必要从来不带扈从。
这天傍晚王斌跟往常一样,处理完炼钢厂的事务便骑着毛驴返回县城。
炼钢厂离县城只有数里之遥眨眼即到,王斌进入县城熟练的跟沿途邻居打招呼,慢悠悠的回到家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