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山娃少年40(2/3)
她的父亲孟宪瑜,他是个大高个儿,溜着平头,浓眉大眼,身穿一身制服,像个工作干部,虽说没有官架子,但沉默寡语,说出话来却很有分量,显得城府很深。开始山娃有些望而生畏,渐渐习惯了,也觉得他不那么可怕了。当然最主要的,每次都是和孟庆芳的妈妈谈的最多,也很投脾气,像母子一样,成了无话不谈的亲人。山娃似乎在她的身边找到了母爱,找到了知己,找到了亲情。而孟庆芳也随着母亲与山娃的亲近而接触的多了起来。。。
在学校里,孟庆芳经常去山娃的班上找他,约他出来会面,问这问那儿,像一个小妹在请教她的哥哥一样,如何对待老师?如何对待同学?如何做事?其实,他俩同龄,只是山娃的生月大于孟庆芳几个月。但是坎坷的经历,蹉跎的岁月,显得山娃很成熟、老练,好像什么事也难不倒他,真像个老大哥的样子,处处说教着孟庆芳,指点她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等等,有时把自己的上一年的数学笔记、作业本都翻腾出来给她看,帮助她辅导功课。有时还借给她小说看。特别是多年收藏的那本《青春之歌》,虽说缺头少尾,破烂不堪,但内容和故事情节还不少,深深地吸引了孟庆芳,爱不释手的看个没够。
放学回到家里,看到山娃家务活多,孟庆芳经常帮助山娃一起推碾子,干农活。说也奇怪,她在家里像个大小姐,从来不干活,可是到了山娃身边,总是闲不住。多次推着手推车儿到山里去接山娃和他的弟弟孟庆亮一起割柴禾回来,每次都是说去接弟弟,但是,到了山下,总是让山娃把柴禾捆和弟弟的都一起放在手推车儿上,山娃在后边推车,她弟弟庆亮和她在两边扶着柴禾捆,浩浩荡荡的回家了。
因为在半壁山大队,没有煤碳,只有靠烧柴引火做饭,别看孟庆亮比山娃小几岁,只要山娃上山割柴,总是带上她的弟弟,年纪小,割得少,山娃就帮着他多割一些。因为她弟弟和山娃一起去割柴禾了,孟庆芳就会去接他们俩,山娃也很愿意她去接他们俩。山娃好像和孟庆芳有了一种默契,不言而喻的默契,心照不宣的默契,心灵感应的默契。。。
不知不觉,山娃升入了高三,孟庆芳也进入了高二。学校除了劳动之余,为了学有所用,也增设了新的课程,划分了三个专业班。山娃进入机电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