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山中的恶魔(4/5)
哈克尼斯的女探险家,一心想带只熊猫回美国。1936年,她来到四川,设法得到了一只幼年大熊猫。她带着熊猫幼崽乘船回国,仅用2美元就贿赂了海关,在登记表上写着:携带小狗一只。
就这样,她堂而皇之地抱走了熊猫幼崽,无人阻拦。当时,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国宝的流失,再加上近代国家动荡,很多人自身难保,根本无力保护大熊猫。此后多年,四川的熊猫栖息地枪声不断。
高额利润让猎人们变成了林间的恶魔,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大熊猫的死活,只想要它们的毛皮做装饰品。盗猎大熊猫最多的是英国的丹吉尔·史密斯,他在中国捕获了12只活体大熊猫,高价卖到西方多个国家,其中大部分都在运输途中死亡。
这个趁乱盗猎的人,竟然还被称为‘熊猫王’。1946年,《大公报》了解到大熊猫被捕猎的惨状后,发文呼吁:四川、西康边境的珍稀动物熊猫,如今捕获数量过多,已越来越少见,捕猎者能借此获取高价,长此以往,熊猫恐有灭绝之忧。新中国成立后,才禁止西方猎人持枪进入川陕地区捕猎大熊猫,并颁布法律严禁猎捕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好不容易挡住了外国人,却挡不住有些国人为了一点私利肆意捕杀,实在可悲!真希望大熊猫能像黑熊、野猪一样脾气暴躁,给那些来犯者几爪子……可不管什么动物,好像都能欺负它们,唉!”
他的语气沉重,仿佛在诉说大熊猫的悲惨历史,也是在感叹往昔的屈辱与无奈。
宋阳和王岳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林间原本清新的空气,此刻也仿佛变得沉闷压抑。
过了好一会儿,宋阳才说:“我只是个山里人,平时也经常打猎,能做的实在有限。
我只能保证自己不会胡乱猎捕山里的珍稀动物,像大熊猫、金丝猴这些,要是看到有人猎捕,我会尽力阻止……教我打猎的师傅一直告诫我:不能贪心,不能赶尽杀绝,要敬畏大山。过度捕杀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合理获取,才是与自然最好的共生之道。
相信以后,有你们这些研究员的保护和研究,大熊猫会越来越好,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宋阳这番话情真意切。中年男子听了,连连点头:“要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