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2/5)
终有生命尽头。您在世时若都不能为戴灵汐主持公道,百年之后又当如何?”这话如同一把利刃,直直戳中我的痛处。戴灵汐我最疼爱的女儿,前番遇刺后我便一直忧心她的安危,是啊。我走后还有谁会保护她呢?俞法晨?他也有死的一天啊。
“朕当真要背上这杀子的骂名吗?”我低下头,声音颤抖,满心都是痛苦与挣扎。作为父亲,要亲手下令诛杀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残忍之事?可身为一国之君,我又肩负着整个大理国的兴衰荣辱、百姓的安居乐业。我明白,有时为了大局,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但这一次,这抉择实在太过沉重,重得我几乎承受不起。
“最终如何定夺,还得陛下自己拿主意。”刘文海缓缓起身,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与敬重。说罢,他看向俞法晨,两人目光交汇,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随后便悄然退出了御书房。
他们离去后,御书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我呆呆地坐在龙椅上,思绪像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杀了昶王,我必将背负千古骂名,成为人人唾弃的狠心暴君;若不杀,大理国的安稳将岌岌可危。我在这两难的绝境中徘徊,每一个念头都像一把刀,割扯着我的心。
许久之后,我召见了太师杨易文。杨易文年事已高,在朝中德高望重,我盼着他能给我个明确建议,帮我拨开这重重迷雾。
可这老狐狸十分狡猾,跪在地上,嘴里没一句实质性表态,只是一个劲儿地表忠心:“陛下圣明,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一切听从陛下吩咐。”无论我怎么旁敲侧击,他就是不肯吐露真实想法,净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我心里一阵恼火,却又毫无办法。
我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热闹的京城,心中五味杂陈。曾几何时,我意气风发,立志要将大理国治理得繁荣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我身上,却没带来一丝暖意。我深知,这决定终究得我自己做。是为了国家稳定和正义,忍痛割舍亲情,背负骂名;还是念及父子之情,对昶王网开一面,冒着国家动荡的风险?这两个选项,就像天平两端,每一端都承载着无法估量的分量,让我难以权衡。
夜幕悄然降临,御书房里烛火摇曳。我仍坐在龙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