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收购参园(2/3)
她告诉林玉琴。
“100万在农村是一笔巨款,巨到什么程度呢?黄泥岗现在一般家里年收入也就2,3万。有钱了是好事,可多了也会遭人嫉妒,所以我建议他说少一点。”
林玉琴明白了,“那你说的过河钱是什么钱?”
陈秀丽诧异,“你没听过?虽然你祖上是福建,但你可算是东北人哪。”
“真没听过这种说法。”
“我们这边出殡的时候,经过路口,河或者桥,都要扔钱,这个钱是给死人买路用的,也叫过河钱。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过河钱就是电视里说的傍身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下山的路走得快,林玉琴身上的肉也跟着颤颤巍巍。
陈秀丽继续解释:“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跟儿女生活在一块,我是听说,他儿媳妇是个厉害的,所以就劝他留个心眼。”
在村里住了几天,黄泥岗给林玉琴留下的印象不错。
“哪里都有不孝顺的,我看黄泥岗民风还算淳朴。”
“是挺好的,最多算计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特别坏的人。”
起参是个工程量巨大的活儿,尤其是这种长了十几年的林下参,已经可以和纯野山参相媲美,必须靠着人工一点点挖掘,争取连个须子都不损失。
老马头的参园子卖了50万的消息,如一阵急风迅速席卷太平镇的各个角落。
“虽然年头多,可真是一炮钱啊,太值了。”
“真能有这么多钱,没有吹牛吧?”
“早知道,我那时候也种了,现在光看着人家挣钱了。”
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这次收购,陈秀丽和林玉琴合伙,一人出资一半。不过,面对黄泥岗的村民,陈秀丽刻意淡化了自己的份额,声称自己只出了5万块钱,就连在王萍和陈大发面前,她也是这一说法。
加工厂运行平稳,新产品有了正规的销售渠道,若是再高调宣扬大手笔买参园,那原本羡慕居多的眼神,可能就会变成嫉妒。
陈秀丽不需要用这些证明自己,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林玉琴彻底在陈秀丽家住了下来,每日和村民们一起进山,中午吃点干粮,喝点山泉水,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