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神眷之地(3/5)
印?”
袁华转身向着门外走去,留下一句话,“这里没有奴隶!以后,你们会慢慢了解。”
那士兵在后面大声喊道,“如果有人伤残了,手臂断了,腿断了,也可以吗?”
袁华转身看向他,说道,“可以,总有可以适合他们干的,只要他认真干活,就能回家!”
士兵俯首,说道,“感谢您的仁慈!”
对于俘虏,袁华他们这么干,有两个方面的思考,一,山谷缺少劳动力;二,山谷不能白白养活一群俘虏,要么收钱,要么干活;
实在给不了钱,那就劳动吧,劳动最光荣!
就这样,一群阿兰族的流民,一群俘虏合起来大约有一千三百人,就在五月中旬加入了不奴部的劳动大军。
海岱今年二十一岁,他是帕提亚南部部落的勇士,是帝国的精英骑射手,在部落里精英骑射手是仅次于重骑兵的存在。他在南城关的高墙之下被射穿大腿,侥幸捡回一条命,现在正在营地里排队,等待安排工作。
终于轮到他,桌上有六块牌子,分别是木,石,农,渔,牧,建。
他看不懂,想问又不敢问,于是选了中间的“农”,于是负责人指着他身后的队伍,中间第三队,说道,“去那里!”
于是,海岱走了进去,这一组大约有二十人,都是俘虏。
开始在田地里劳动的时候,海岱第一次看到这片山谷和大海之间的开阔田地,人在十二万亩的土地之前,何其渺小。
天地之间,能够看到还有很多队伍分散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之间。
他们被分为两队,一队负责将肥土覆盖铺在田间,另一队负责将田间疯长的野草刨除,草也不扔,堆在一起干燥,然后隔几天还要烧掉,将草木灰送去做肥料。
他注意到,这个地方的农耕非常奇怪,他们将土地分成一行一行的,一行挖的低一点,一行堆的高一点。
种子应该是种在堆的高的那一行上,他从未见过这样种地的,这样的劳动量应该比帕提亚人种地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帕提亚和罗马也会平整土地,但不会这样分成一行行的,更加不会施肥,甚至不会去除草,更多是天生天养,主要是靠着神的恩赐。
这就是中华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