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北关抗日通讯》(1/3)
这场会议开了很长时间,章程刚一拟定好,校长闫望舒便就召集全部学生在秀山堂大礼堂集合,宣读学校做出的应对措施。
第一件事自然是纠察巡逻队的事情,学校将组建四个队伍,每个队伍二十人,早中晚夜各巡逻一次,参加队伍的每名学生每个月都会给五块大洋用作补贴。
第二件事就是增设国耻教育课和军事训练课,目前国耻教育课的安排是一周两节大课,地点在秀山堂大礼堂,任课讲师则是会从三个学院随即抽选。
第三件事就是成立东北同学会,将会对东北籍的学生进行援助,帮助其与家中亲人联系,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以支持东北籍学生的衣食住行以及学费问题。
大会开完,这些内容下午的时候便以《告师生书》的标题张贴在了学校布告栏上。
学校有自己的应对措施,学生们自然也有自己的反对手段。
只一个上午,教学楼和礼堂的外墙和室内便就贴满了救国标语,学生们群情激奋,下午的时候学生自治会便成立了北关大学抗日救国会,组织学生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游行等活动。
更有一部分学生自发罢课,前往英法租界进行街头演讲,揭露日军暴行,呼吁市民抵制日货。
当天,北关大学学生自治会便通过电报同京津其他高校联系上了,准备筹备联合示威游行,形成京津学生抗日同盟共同救国。
而这些张训是怎么知道的,自然是当天夜里筹办《北关抗日通讯》的时候学生代表们说的。
张训昨晚熬了夜,上午的时候又强撑着开了好几个会议,下午的时候他实在熬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呼呼大睡。
等他晚上醒来的时候夜色已然低垂,这么晚张训也不可能摸着黑回去,便借用校长室的电话给家里说了一声,准备在学校提供的教职工宿舍内凑合一夜。
就在去宿舍的路上,他看见礼堂内灯火通明,进去一看,几乎半个学校的老师都在里面了,其中不乏熟面孔,李思泉、彭月华等都在其中。
尤其是文学院的教师们,几乎全员上阵,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张训好奇的上前观看,就见桌面上满是废弃的稿子,他随意拿了一张,便见上面写的都是一些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