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劝说(3/3)
一下英国文学和法兰西文学的讲授课程。”
“请我当老师?”
张训一下子慌了,赶忙推拒道:“这不是误人子弟嘛!不行不行!”
张鹤年见状顿时急了:“什么叫误人子弟?训之何必妄自菲薄,你的能力我同校长都是有目共睹的,请你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还是说训之你瞧不上北关大学?”
闫望舒闻言也赶紧劝道:“我承认,我们这里是偏僻了一些,但也是颇有乡村趣味的嘛!而且环境清幽,正是创作的最佳环境,不说别人,就说鸣皋,他一年就写出了三个剧本,对外演出十分成功。而且北关大学今年又建了一批西式平房,环境舒适,你从国外回来,肯定喜欢。”
张训哪里是因为这些原因才拒绝的,他纯粹是怕自己是个半吊子货被人发现,他哪里懂什么戏剧,即使看了一些书,也远称不上精通。
倒是英国文学和法兰西文学对他来说倒是颇为轻松,若是担任这两堂课的讲师,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张训无奈解释道:“我与戏剧创作上只能说是马马虎虎,若是讲讲英国文学和法兰西文学倒是还可以,戏剧这方面,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张鹤年不明白为什么张训拒绝接受戏剧学教授的职位,在他看来,张训创作的那些作品已经是世界一流的水准,即使是现在的他,也不敢说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训之,你可是有什么顾虑?”
想了想现在文人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张鹤年道:“可是薪资的问题?你放心,北关大学偏是偏了点,学校的规模也不大,但薪资在全国高校里都是排前几的。最开始没办法给你太多,但一月也是有两百五十块的,后期你适应了,薪资也可以逐步上升,虽比不上理学院的那些教授,但一个月也有三百五十块了。”
怕张训不了解情况,他又补了一句:“北大的教授一月也只有两百到三百块而已。”
张训确实没这方面的概念,但听到这里也明白北关大学确实是诚意满满了。
这也让他想要再次拒绝的心又淡了几分。
人家都这么有诚意了,他要是在拒绝,是不是就有点不知好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