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邀请函,准备新书(2/6)
的。
而路易斯·刘一看便就是个华国人。
这位先生的数学论文基本上每月期刊上都会刊登一篇,饶是张训这个外行人也能看出这位刘先生必定是一个理工猛人。
将自己的一切所需都安排好后,张训也便开始给家人与朋友写信了。
在法兰西的那一年张训可以说得上是时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接收的外界思想太多,多到他无暇顾及本就存在感薄弱的原身家人了。
但来到英国后的平静生活让张训终于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他们身上。
张训占了原身的身体,他不知自己日后何去何从,但他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注定与纷争断不开关系。
若是能供养原身父母亲人一二,他也能稍稍减轻一下内心的愧疚。
还好在那寥寥几封的家信上有着家中的地址,张训斟酌着措辞,将自己离开法兰西前往英国读书的消息说了出来,并附上了自己目前的地址,让他们将信件寄往此处。
又说他在国外有了谋生的生计,不仅可以供给自己读书,更有余钱可以寄回家中。
为了安全,他已经在英国开了一个账户,每月会定时汇钱过去,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去取,最后随信附上了银行名称与账户。
早在列强瓜分华国之时,银行作为最早掠夺资本的工具最先进入了华国。
如今的津市英租界有着大量的英资银行,张训一点都不担心钱会汇不过去。
将给家中的信件写好,张训又给扔在法兰西的邓佑君写了一封信。
信里写了自己的近况与可以联系的地址,最重要的是问了朱成义与罗正新的近况。
他离开法兰西太过匆忙,加上也怕自己暴露,因此特意不与他们联系,这时也只能将信件寄给邓佑君,期望能从他那里得来消息。
张训也想过给姜伴若写信,但他并不知道他家的地址在哪,而且他到达英国之时他们应该刚好到达沪市。
就算姜伴若给自己写信他也是收不到了,现在只能寄希望邓佑君能将他们的消息告诉自己了。
将信件全部整理好,张训便找了一个没课的时间乘火车前往了伦敦波兰特大街49号的华国驻英公使馆,将邮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