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暗卫(1/4)
十一月的泰伯渎两岸宁静而悠远。寒风吹过,两岸树木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夜空中勾勒出苍劲的轮廓。月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与岸边积雪相互映衬,泛出清冷的光。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河面上偶尔有小船驶过,打破平静的水面,船桨划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泰伯渎旁的泰伯庙,在夜色中显得庄严肃穆,庙前的古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沧桑 。
而繁华的街道,现在人流已经渐渐稀少,醉凤楼的二楼雅间之上,李洪熙打开窗户看着悠长的泰伯渎。
“几位,深夜请孤来此,不知有何贵干?”李洪熙回头看着躬身站着的两个人。
李琪和高婉清只是静静的站在自己两侧,静静的看着锦袍男子,当他得知李洪熙的身份后,此时也换了素色长袍。
“草民,张孝祥,这位是草民同窗蔡襄。”张孝祥说完和蔡襄一同跪下。
“哦?这是有冤屈?有冤明日可去锡府县衙,孤已安排郁晋全权整顿江州吏治。”李洪熙轻声道。
看着两人刚刚还是狂傲不逊的书生,此时竟然如此这般,难怪会把他们的那些朋友打发走后,才领着自己进这醉凤楼。
“草民没有冤屈,草民想让恭廉郡王取消商籍,贱籍。”张孝祥大声道。
“哦?”李洪熙看着跪地的二人,张孝祥是民籍,不用更改,但是他蔡襄是是商籍,显然他张孝祥是为他的这个同窗开口相求的。
可是,这个张孝祥把他李洪熙当做许愿池的王八了吧?他李洪熙何时有这么大的能耐,一句话竟然能改国策?
这个时代李洪熙还是知道的,大乾重农抑商的制度非常严格,商籍子嗣不得参加科考,不得穿丝绸。
虽然很多富商员外们也纷纷偷偷的穿丝绸,但是若是出远门他们仍然不敢。
而蔡襄虽然穿,但是也只是晚上出行的时候穿,平时也是很少穿的。
他经营着这家醉凤楼,他虽然有些才华,但是因为不能参与科举,每日就会和朋友一起醉酒放纵,用自我放弃的样子来表达自己内心对朝廷制度的不屑。
李洪熙太明白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心思,想当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