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苏轼杜甫:我真的栓q(2/3)
了,我去过细君公主的墓,特别简陋,就是两个土包包一个墓碑,一个墓志铭,连个棚子都没有,也没有游客去,地上的草都没有被踩的印子,很荒凉。
夜游神回复强壮的小美: 不想打扰她的安宁吧?
百闻牌回复夜游神: 苏轼杜甫的房子都快被踏烂了。}
本身就心思细腻的细君公主看到后世子孙说的话,有些难过,她觉得哪怕她在不愿意,她都为大汉奉献了那么多,但是却没人记得她,连天幕都说她们被遗忘了,虽然难过但她也没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或许这就是她们的一生吧,细君公主有些孤孤寡欢。
而被提到的杜甫和苏轼俩人则有些苦笑了起来,作为一个文人,还是历史上着名的文人,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和亲公主的贡献,更不用说杜甫了,忧国忧民的典型人物,面对对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和亲公主他们当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只不过后世子孙这么把他们立出来做对比,他们一时间有些无奈,天幕这个时候提他们好像要把他们架在火堆上烤一样,虽然后世子孙这句话是显示他们的受欢迎程度,但是和亲公主那里空无一人,草都长的很茂盛,而他们却都要被踩烂了,这让他们如何开心的起来。
日后再有和亲公主要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应该都会想到他们吧。杜甫和苏轼有些不自在。
{玉米浓汤:文成公主去西藏,书上我以为他们是年纪相当,结果我去西藏旅游才知道那个和亲的王都已经五六十了,还娶了好几个媳妇,我当时直接eo了。
小帕恰回复玉米浓汤: 是呀,所以才有那种和三代结婚的,因为嫁过去的时候那些可汗或者是王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以前人的寿命也短,所以就是跟了一代又一代,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姑娘跟了一个老头子。
天真回复小帕恰: 所以和亲的女子很伟大也很悲哀,因为没有话语权没有选择权。}
天幕下各朝各代的和亲公主们看到这句话都沉默了,是啊,就是后世子孙们说的这样,她们的确十分的悲哀,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有钱有全勤,却要来到一个落后愚昧的地方,嫁给一个比他们大二十几三十多岁的糟老头子。而且或许还不止要嫁一个,或许还有两个三个。甚至还是她们名义上的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