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困厄守志,希光未泯(2/4)
道,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李秀梅并没有放弃,她继续耐心地劝说着巴图尔。
告诉他读书可以让阿孜古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巴图尔虽然不情愿,但在李秀梅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勉强同意让阿孜古丽继续学习。
几天后,潘海军接到了杨校长的电话。
“潘干部,学校的物资实在太匮乏了,很多教学活动都开展不了。周老师也……”
杨校长的声音充满了无奈。
杨校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想在学校开展一些低成本的教育活动,比如故事会、朗诵比赛,甚至是简单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是,连个像样的场地都没有,故事书也缺,体育用品更是想都别想。周老师也跟着干着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潘海军听着,心里也沉甸甸的。
他知道杨校长和周老师的难处。
也知道这些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期盼。
与此同时,巴图尔看到李秀梅如此执着于让阿孜古丽读书,心中更加不悦。
他固执地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干活,读书是浪费时间。
他开始在村里到处散播谣言,说李秀梅是别有用心,想把孩子们都拐走。
这些谣言像野火一样在村子里蔓延开来。
李秀梅在村民中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有些人开始对她指指点点,甚至对她恶语相向。
李秀梅感到委屈和难过。
但她并没有退缩。
她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她要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一天傍晚,李秀梅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
正准备休息,却看到潘海军正对着电脑忙碌着。
他双眼布满血丝,手里握着一杯凉透的茶。
李秀梅心疼地走过去,轻轻地给他揉着肩膀。
“海军,你又在忙什么呢?要注意身体啊。”
潘海军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我在联系一些教育公益组织,希望能为学校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