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请战(1/4)
炮塔指挥舱内(也叫军官室),李锐稳坐在指挥仪的控制官位。
这会儿,在机械音的提示下,天之眼系统已自动连接到这艘战列舰的火控指挥仪上。
该型指挥仪不同于文森斯号上的k—37型,而是改进型的k—38,它有两套横轴稳定的望远瞄准镜:俯仰瞄准镜与回旋瞄准镜。
与李锐一同操作指挥仪的人员还有1名俯仰瞄准手,1名回旋瞄准手,1名测距仪操作手,1名测距仪操作手,1名通话员。
本来还有1名雷达操作员,不过被李锐赶走了。
k—38火控指挥仪控制的是该舰的k6主炮系统。
k6火炮初速762米每秒,30度仰角的射程335公里,最大射程42公里,射速每分钟2发,俯仰范围在负2度到正45度之间。对垂直均质钢装甲的穿甲能力(穿深):炮口处为828毫米,18公里处为508毫米,27公里处为381毫米,在145海里的距离上可穿透381毫米的垂直装甲。
该型火炮为后装药炮,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
炮塔的顶部是装甲炮室,其下是炮塔的旋转结构,它被一个装甲圆柱体包围,在炮塔底板与中层甲板之间,有3个炮弹提升井,用于提升炮的动力设备安装在中甲板上,在该甲板下面,是用于驱动火炮主要动力设施的电力甲板,再往下面的两个甲板,是上部和下部弹头搬运平台,每个弹头搬运平台,由两个同心部分组成,它的外部是用来固定弹头的堆放区。
炮塔的最下面甲板,是被弹药库包围的火药包传递室。
由于406炮是后装药炮,这大大增加了火药溢出的风险,因而所有的舱室都用防火隔板隔开,以防止火焰或有毒气体扩散,
火药包搬运从最底部的火药包搬运室开始,在1名士官的指挥下,3名药包舱门操作员和9名药包传递兵把药包放进带有轿厢的提升机,从而将药包运送到炮室,同时被提升到炮室的还有弹丸,在经过炮室处理完毕后,会有专人通过传声器报告给指挥舱的长官。
炮室里,每一门炮都有一个炮组,炮组由4名成员组成,炮长、支架操作员、装填器操作员、底火兵。
小型火炮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