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扼守桥头的碉堡(2/4)
着阵地一字排开。
此外十几挺重机枪和几十挺轻机枪也一律在阵地上严阵以待。
阵前,亚历克斯带着几名军官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敌情。
李锐也在其中,尽管他现在还算不上军官,但作为担任这次突击任务的队长,他也需要摸清敌情。
敌人的阵地上,此时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在河东岸的大片荒地上,鬼子已经挖了几十条壕沟,这些壕沟呈阶梯式,扼守着木桥的出口。
在木桥的正对面二十多米远的地方,还修筑了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高度四五米,正对河岸的一侧,预留了很多长方形射击孔,两座碉堡互为犄角,虎视眈眈监视着这座隆加河河口唯一的木桥。
从碉堡青色的外立面判断,浇灌水泥的凝固时间还不足一个月,但不管如何,鬼子既然能选在这里构筑碉堡,显然是意识到这里的战略地位。
李锐对那些阶梯式堑壕不感兴趣,他最担心的就是那两座碉堡。
之于这座木桥,两座碉堡射界开阔,几乎可以做到无死角,想要从桥上通过,不付出代价似乎毫无可能。
而且,代价一定不会小。
霎时间,李锐觉得自己轻率了。
壕沟里的敌人完全可以凭借着强大火力的压制迫使他们不敢露头,可碉堡里的敌人怎么办?
碉堡的堡体坚固,普通的炮弹无法有效摧毁,这就意味着对碉堡里的鬼子根本奈何不了,他们的威胁永远存在。
李锐心情沉重,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这时,最后一批打击火力赶到,他们由15名火箭筒手组成,其中就有李锐认识的本杰明。
在李锐后世的认知中,米军的陆战一师每个步兵连标配的火箭筒手不低于5人,二营三营在此集结了7个连队,火箭筒手理应在30人以上,看就来了这么点人,李锐有些奇怪,忍不住开口询问亚历克斯:“长官,是不是所有的火箭筒手全在这儿了?”
“是啊。”
“当初我们c连不是一下子给安排了5名吗,不该这点人啊?”
“那是因为c连是全团的先遣突击队,在火箭筒手的安排上进行了重点照顾。”说着亚历克斯不免叹了口气,“这次从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