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法治之光暖民心(续)(1/3)
随着普法活动的持续推进,汉东各地的老百姓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在乡村,邻里之间遇到矛盾,不再像以前那样争吵甚至动手,而是会先心平气和地想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尝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比如,有两个相邻的村子因为灌溉用水问题发生了争执,以往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冲突,但这次,双方村民在村干部的引导下,依据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坐下来协商解决办法,最终达成了合理的用水分配方案,既解决了灌溉问题,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在社区,居民们对各种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防范诈骗、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明显提高。社区里经常会有居民主动向普法小组反馈自己遇到的一些法律疑问,或者分享自己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比如,一位居民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根据普法宣传中学到的知识,向商家提出合理索赔,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最终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叶明宇密切关注着活动的进展,看到这些积极的变化,他深感欣慰。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法治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汉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公平、和谐、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叶明宇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法治建设。他意识到,除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和保障监督举报渠道畅通外,还需要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法律能够公正、有效地实施。同时,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创新普法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
于是,叶明宇再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和要求。他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能满足于此。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汉东成为法治社会的典范。”
各部门纷纷响应,制定了新的工作计划。基层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全面展开,通过邀请法律专家授课、组织参加专业课程学习、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开展模拟执法演练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执法人员不仅熟悉法律条文,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运用,做到公正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