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他站在百姓这边(2/4)
昔日此地出了三府总督,周边不少百姓与有荣焉。
尤其是这位魏大人不光没有重建祖屋,保持原样,对待乡亲也是一如既往。
如今灶房内,程氏正在生火做饭,穿的棉袄很普通,素净。
常年主持棉纺织作坊,现在多次扩张,手下已有千余妇人女工,程氏如今也有了几分气场。
魏染瑕在母亲带领下开始着手学习棉纺织作坊管理,出落的亭亭玉立,精明干练,在一旁帮忙。
弟弟魏昶琅如今则是火器营学习火器制造研发,现在已经成为刘方副手,好几种火炮都有他参与研究身影。
眼下个子已与魏昶君一般高矮,成熟稳重,书卷气浓重。
“吃饭了。”
魏昶君带着弟弟妹妹,在母亲招呼下前往厨房端菜。
一家四口如今看着老旧木桌上的菜肴,神色欢喜。
土豆炖肉,白菜粉条,还有几个红薯,馒头。
不算奢华,但很温馨。
菜肴香味弥漫,彼时魏昶君看着,也想到昔日刚刚穿越景象。
自己染上风寒,家中仅有两担糙麦,十斤麦麸,生了虫。
日日都是阴冷潮湿,不见天日。
连想晒一晒粮食都做不到。
一晃已经过去七年了。
看着成长的弟弟妹妹,还有逐渐有了上位者姿态,不复昔日六神无主的母亲,魏昶君眼眸明亮清澈。
七年变化不光是人。
如今他从一穷二白,变成割据山东青州,济南,东昌三府之地总督,封疆大吏,也开始配合后世大国,踏足明末舞台。
“未来,大家都会和吾等一样。”
“过上好日子。”
窗外寒风漫卷,天色渐变。
与此同时。
东昌府,平山卫。
十几名军卒红了眼眶,攥着手里的钱,站在红袍银号门口,有些发抖。
“五两银子”
“真是五两银子。”
名为罗柱子的青年军户捧着手里银子,痛哭失声,跪倒在地。
身边军户听着他撕心裂肺的哭喊,心中戚戚。
他们都是看着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