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董天的婚事(7/8)
天年少有为,文武双全,甚至洛阳百姓还津津乐道于董天和吕布之战。眼见董天风度翩翩,英气勃勃,蔡邕不由更觉满意,觉得他确实配得上自己的女儿。
董卓得意地大笑:“那是自然!这是我董卓的儿子嘛!”
几人说笑着进入府中。蔡府内清雅文秀,随处可见文人雅趣,甚至连下人言谈举止都透出几分书卷气,尽显世家风范。
落座后,蔡邕吩咐人上酒菜,笑着举杯:“请。”
董卓、董天举杯共饮,董卓忽然取出一封诏书,缓缓道:“伯喈兄,如今朝中用人之际,天子亦早闻你的才名,特意请你入朝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蔡邕微微一怔,接过诏书,心中自然明白这番话虽称是天子之命,实则出自董卓之意。既然与董卓联姻,他早已预料到迟早会有此事,没想到竟来得如此之快。
蔡邕双手捧着诏书,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向董卓拱手致谢道:“仲颖,感谢厚意!”
作为一介书生,他又怎会甘愿平庸度日,若非十常侍当权,他早已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施展抱负。今日董卓当权,竟意外地给了他这份机会。
董卓见蔡邕心意已决,微笑道:“伯喈兄入朝为官,必将大展宏图!”
蔡邕含笑点头,心中暗暗欣喜。他虽然耳闻董卓恶名在外,但毕竟权臣之名多有流言,他倒不以为意。
更何况,当年灵帝在位时朝堂乌烟瘴气,如今董卓治理洛阳,倒是颇具实效,百姓也得以安居,远胜过以往。至于废帝之事,蔡邕看得极淡,认为此举虽逆,但确有必要。
多年风雨让他对朝堂看得通透,早已不抱奢望——一个只知盘剥百姓的朝堂,何须留恋?
蔡邕对能入朝辅佐董卓毫无疑虑,心中并无负担。
“仲颖,今后在朝中我们兄弟携手,定能有所作为。”蔡邕举杯而笑,神情诚挚。
“伯喈兄言重了,董某一介武人,有兄长相助,实为幸事!”董卓满心欢喜,两人饮尽杯中酒。
闲谈几句后,蔡邕便唤人去请蔡琰出面。虽婚事已定,但蔡邕和董卓心中皆关心子女的心意,特别是蔡琰,她的一生幸福就在这场婚姻中,蔡邕并不想女儿只为利益委曲求全。
不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