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别人家孩子春生(2/4)
年自然灾害,食不果腹的人们熬着骨髓盼春生,盼春来有个好年景,爷爷说,大巧不工,就叫春生吧。
但冰云觉得,他应该不叫冯春生,他的名字应该很长,比如中学老师嘴里的:你看人家某班的谁谁谁,你再看看你们!比如爹妈嘴里的,你看人家隔壁谁家的谁谁,你再看看你!比如大学教授嘴里的,最小的那个谁谁你站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当然,因为66的特殊原因,他家附近的中小学生逃过了一劫,因为春生没上过小学中学和高中,他直接上了大学。十六岁。
春生三岁开蒙,五岁时文化大|革|命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学校不好好上课,学生都在搞串|联,搞批|斗,老师成了臭|老九,打骂挂牌跪厕所司空见惯,祖父不想让幼小的他接受这样的教育,便把他留在家里接受了中国最典型的传统教育。那时候的他《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都背熟了,还学会了中国传统计算机——算盘。也就是说,五岁的他一百以内的算术早不在话下,因为他连更高级的心珠算也会。老祖父以为运动会是一阵风刮过,清洗也不过一两年,就找些文韬武略的故事给他讲。谁也没想到,一场运动会,成了十|年浩|劫,而那十一年正是他应该接受学校教育的全部时间。
“我上的是私塾。祖父是我的先生。”他说时平静温和,不似一般的同龄人,说起那段历史常带着一些悲怨。因为没进学校,所以他没有同学的小朋友大朋友,祖父的私塾就他一人,用他的话说:琴棋书画都学了一点。大部分时间是看书,他几乎就是看着书长大的。哥哥姐姐们要么在上小学要么在上中学,即使没人好好上课,也在上。用祖父的话说,家里的孩子不能都特殊,会招灾。特殊的时期就要大家都一样,不要做出头的椽子,早烂。
但是十一年后,他们家四个孩子,三个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一个军队连级。他算是个添头,本来没想考。祖父觉得仨孩子一块上大学太乍眼,可是明年。父亲觉得明年肯定会变难,熬了十年,机不可失。他则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问。
“你知道中国哪里出师爷吗?”
“绍兴。”
“追到清朝前期,我的家就在那里。”他说,冰云便笑了,眼前浮现一个头戴瓜皮小帽,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