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番外 当正史康熙和太子看见天幕后(终)(5/7)
废掉太子的想法,亦或者大哥说话语气太重了,皇阿玛接受不了。
毕竟没有那个做父亲的听见其他儿子要亲手杀掉最疼爱的儿子会无动于衷。
不过他们不动了,康熙却下定了决心,不能再这样了,养儿子如养蛊的方法经过天幕的提醒已经是不可行的了,大清的未来需要的不是剩下的那几个儿子,也不是最孝顺的儿子,而是需要了解大清未来,能够做出改变的胤礽。
想通了道理之后,康熙亲自去了关押胤礽的毓庆宫,父子两个安静坐在一起彻夜详谈,等天明鸡叫才算是结束,后世也称这一夜为“大清明天”。
也就是过了这一天,朝堂上下众人惊奇的发现,皇上不再大权独揽了,而是开始真的放权给太子,与此同时也不再提拔剩下的儿子们,只要有冒头的,全部亲自处理。
至于那些没有野心的儿子,全部按照贤王的配置进行培养。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让众人瞩目的事情,那就是太子膝下的第七子弘晁,在康熙三十三年出生的一个不出名小阿哥直接被康熙带到了跟前抚养,而这事太子默认了。
也就是说,原本弘晳的嫡长孙之位,以后的太孙之位岌岌可危了起来,这让一众人看毓庆宫的眼神也开始莫名起来。
虽说太子之位现在稳固了,可弘晳与弘晁像不像之前的太子之争呢?难道还要出现嫡子之争?
康熙和太子联手告诉你们,不会,因为康熙将弘晁保护的很好,不仅如此还直接将他记在了太子妃名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嫡孙,同时弘晳等前面几个长大了的小阿哥全部给了爵位和职务,并移出了毓庆宫,在宫外建府。
这一手也算是彻底的绝了他们以后成为皇太孙的机会了。
弘晁也算是父子两人共同选择的人选了,现在小小年龄其实就已经能够看出非凡来。
尤其是在天幕中,他们更是了解到,他在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在经历了父辈的政治波折后,仍能在乾隆时期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成为最出色的宗室大臣,可见其自身的优秀。
接下来的时间犹如日月如梭,康熙五十年,六岁登基的传奇大帝退位,太子胤礽顺利登基,同年册立弘晁为太子,将原来的毓庆宫扩大一倍重新命名为东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